美文网首页散文
为何有话不直说?

为何有话不直说?

作者: Sprina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20:42 被阅读101次
为何有话不直说?

有友忽赠书若干卷,惑。问及缘由,道:“送你书的原因呢,在林徽因的一首《别丢掉》里。”欣然受之。

不必追问,甚或不必去读这首诗以寻得答案,此处即意义。

闻一多在《说鱼》中有论,“喻训晓”,“隐训藏”,喻与隐看似对立实则同一,有所谓之“隐喻”。这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创作手段,还记得曾有一次偶被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满脑子磅礴的思绪渴望通过不动声色的日常故事来彰显,只可惜当时笔力尚浅,寥寥千字总也掌控不住左突右奔的冲动,只得作罢。如今想起,甚觉那汹涌的灵感浪费得可惜,但那不恰是“隐喻”的种子在心头破土而出的一场盛大仪式吗?

这颗充溢着勃勃生命力的“种子”从何而来?

是耀目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点亮了她的眸?是纷纭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浸润了她的唇?还是迷离的“庄生晓梦”“沧海月明”注入了她的精魂?

且反观自己,曾体会过痛感袭来的时候,像是觉察到了自我生命的轮廓与边界,似欲挣脱自我与外界的一片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始自无处可逃的痛苦。闪电撕裂苍天,暴雨如注,冲溃生命的屏障,沧海桑田,浩浩汤汤……如此的体验积累起来,我隐约发觉这“种子”许是自远古而来……

为何有话不直说?

殷商时人大抵是距离自然宇宙最近的一群人,较之于我们,他们能够更少阻碍地聆听宇宙秘响。《礼记·郊特牲》有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先民们自觉地把来自“宇宙”的自然秩序投射到“历史”的社会秩序之中,在整理人间秩序的同时又为之正名。人们把他们从宇宙间获得的深刻体验凝结成盛大庄严的仪式,陈设出象征财富、权利、祖先、国家的种种实物,甚至于借助奇、偶数字的组合象征世界进行占卜。意识中的隐喻和象征与现实现象一同构筑了历史,梳理着人间秩序,“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使他们彼此感应”,人们深信“象征的秩序就是世界的秩序,象征世界的崩溃就是世界秩序的崩溃。”①原本可观的隐喻被灌注于精神含义,长此以往在人群中流传获得普遍认可,便固化成精神世界里坚不可摧的象征,这个长久的历程常常模糊了它原本生动的面目,变得锈迹斑斑,古老而神秘,让人心生敬畏。方觉,“隐喻”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段,更是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和始自先民的思维模式。

那末,这颗“种子”又何以具备了千万种风情,叫人前赴后继而欲罢不能?

从“许由洗耳”到“老子出关”,从“竹林七贤”饮酒复长啸到“五柳先生”采菊觅桃源,中国自古便有“归隐”的传统,历朝历代枚举不尽之例如同一砖一瓦建起了文人的精神家园。“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的追慕之望,“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的闲居之雅,无一“归”字,无一“隐”字,却借由隐喻象征将心之所向展现得淋漓,更让读到的人心生默契与共鸣。原因大抵在于“桃源”“长啸”“东篱”这些字眼中早已凝铸了“归隐”的灵魂,由陶渊明式的一干人等撑起了这当中干瘪模糊的时空,铺展开来的是整幅田园闲居的画面,此时此地个人原本难述之“情”就此贯通了古今,伸展在天地间有了归宿。“他们从来都不是作为孤独的个体来面对世界的,在现实和历史中他们都能找到一大批可以认同、效仿的仁人哲士,从而安然地栖身于传统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精神无所归依的焦灼。”②

为何有话不直说?

历史的隐喻之外,还有自然。那是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式的洞见与狂喜,从平凡的一处窥得乾坤之奥秘,从肉身出发与万物同情,与道理共振,与这世界相契合。相比于历史的隐喻带来的归属感,自然的隐喻更突显个人的独特与意义。多年前久别家乡又重回的时候,隐约听闻宇宙的密响--空间中的事物在时光里重重层叠,废墟上起辉煌,继而又是一片废墟,却又不再是一片单纯的废墟。往事不是风吹沙散,是流水浸润河床,筑了蜿蜒。人也如此,纵向流淌的时光迂回进生命体中,你是你,但又无时不刻不是你。你的身体里堆叠着残垣断壁与尸横遍野。你是一片废墟,蒿草丛中响起挽歌,乌啼声声回荡于雕栏玉砌的残骸之间,当你能够与这一切并立,与之相关照,相感应之时,惟觉头脑一片清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畅快地大口呼吸,世界也因此而被照亮。

只不过是想同历史、自然站在一起,说些通透的话,却恰恰成了人们眼中的自说自话。所以不必追问,此处即意义。权当做了回音罢。

参考书目: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9-65

②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59-95

相关文章

  • 为何有话不直说?

    有友忽赠书若干卷,惑。问及缘由,道:“送你书的原因呢,在林徽因的一首《别丢掉》里。”欣然受之。 不必追问,甚或不必...

  • 有话从不直说

    有话从不直说 揶揄七拐八转 一推二就癫狂 世事入梦成趣

  • 有话请直说

    不舒服,本质上是不相信对方。 焦虑本质上是对自己的不接纳,对自己期望太高。 圣人生活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学...

  • 有话要直说

    果然,有话要直说,有想法就直接去做,这样才不负此生吧。

  • 有话请直说

    《听杨绛谈往事》一书里,提到了社会学家费孝通。费孝通年轻的时候,特别特别爱慕杨绛,可杨绛却不爱慕他。他俩年...

  • 有话请直说

    在亲密关系中,我一直都坚持着有话请直说。不论我有什么需求或感受,我都会用平和客观的态度和对方沟通,不会让对方去猜。...

  • 有话要直说

    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有话可以直说。 能够互相接受对方直说的话而不生气,证明都是在表现自己的本...

  • 有话请直说

    大白与蓉蓉夫妻第一次出现在《高效沟通》课堂上,就给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大家都还算不上很熟悉,或...

  • 有话请直说

    那个人,真不是说你,天天的,麻烦不,累不,有话就直说。 一天天的,想知道人家 在哪,就直接问呗,...

  • 有话请直说

    我反正是越来越喜欢,有话就直说。 本来我也就是这种性格,从小就是,只不过那会儿,不懂得正确表达,所以很多时候,说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有话不直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h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