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诸如微博、微信。谁还敢吹牛逼自己自己如何了得?至少吹的时候会特别谨慎吧。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牛人爆棚已经让人不容易那么吹牛显摆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老话放到以前是个警句,放到现在是个近在眼前的事实了。如果你还敢吹牛逼,要么是你无知狂妄,要么是你真正的牛逼哄哄——这比例,肯定要少于20%的嘛。
现在,实际上很有可能1%之后都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后都是落后。
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物理世界逐步迁移到虚拟世界,现实的墙一旦拆掉,“质变引起量变”。如果我们为此焦虑,为此挣扎,那我们还有希望。那么,如何破局?
在参加布尔费墨的财富课,有个观念我很认同。中国的教育往往教人去寻求一个好的工作。一份好的工作是什么?名校(211?985?),好成绩,接受996的上班方式等等才可以拥有一份好的工作。这是我们教育,或则我们家庭默认的一种教育理念。如果按一个人有一份好的事业作为教育理念呢?是不是中国应试教育这个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破局,在于你的“一转念”。
面对这个现实,和更让人显得焦虑的将来,我们需要多维度竞争去破这个局。多维度竞争有个前提,你要有一技之长。这解释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乔布斯他肯定不是牛逼的设计师,也不是牛逼的程序员,但他没人不敢说他牛逼的企业家;爱因斯坦,有不少科学家觉得他数学能力一般,但物理感觉不错,成就了他是个大物理学家……
由于没有意识多维度竞争的重要性,以往工作中譬如有销售工作往往很敷衍对待,其实这是给自己“跨界”一次机会,是培养另一个维度能力的机会。没有这方面思想准备,错失这样的机会现在想来都比较遗憾。反观周边的人,是个活就捡起来认真做的人,他们的发展都不错。这里头就潜藏了这么个道理,做的人未必了然,但结果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
人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本质上他没认识到多维度发展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又或则人们普遍不愿意去选择“难受但正确的刚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