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吴晓波写的《腾讯传》,对腾讯这家公司有了新的了解,改变了许多之前的看法,同时也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有了“腾讯”角度的认识。
首先,对马化腾有了人格化的标签。由于非互联网出身,也没看过马化腾的演讲或视频,所以之前一直对马化腾没有什么印象,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为什么。下面谈下对马化腾和腾讯的认识:
原来他之前一直是比较羞涩文静,做事内敛,因此即使在公司做大之后很少在公众场合进行演讲,这一性格在与360的3Q大战之后得到改变,那次大战深深影响了马化腾,也深深影响了腾讯,从书里来看,经过这次大战,马化腾和腾讯都经过了蜕变。
小事看大,前几天看一个公司的招聘,要求可以总结为“你的业余爱好水平要比周围人高,你的工作水平要比周围同事高”,也就是小事看大吧,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最好。小马哥小时候爱好天文,父母花几个月工资给他买了天文望远镜,因此他再这方面的水平都比别人高。本来要当科学家的小马哥后来阴差阳错去了计算机专业,也是专业素质超强,学院出名的黑客。工作后还当了非常有名的pony”站长“,同样在当时当站长的还有丁磊和雷军,这些人无疑都后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体现在各个产品的开发中,这些细节就不一一展开了。
勤奋的创业者,结婚前都是晚上10点(还是9点?)后离开公司,结婚后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是同事会经常半夜12点之后收到电子邮件。
两周开一次管理层会的传统,每次重大的决策都是半夜之后,别人精疲力尽之时,好像乔布斯开会也这样,把一些重大的决策拖到与会者精疲力尽之时,决策更容易做出来。
之前一直以为QQ是收购了国外的一个小软件,然后经过不断扩大形成了今天的QQ。原来不是,QQ是经典“腾讯式”成功的开始,通过模仿国内外有潜力的产品,对产品进行方方面面的微创新,“小步快跑,试错迭代”。这八个字是腾讯,或者说是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的核心都是八个字:小步快跑,试错迭代。这一点,在一个消费升级的产品时代,将具有非常的意义。从腾讯最初的QQ谈起,最初的QQ就是结合中国互联网人都在网吧上网的特色,以及中国的网络环境,不断优化用户体验,进行方方面面的微创新,所以QQ才不断成长起来。而且QQ开始只是他们试着养起来的一个非战略性的产品,后来很多经典产品也是如此。
腾讯内部有“赛马机制”,谁提出谁负责,比如微信就是做邮箱的张小龙提出并负责的。QQ秀也是由提出者负责的,因此还产生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或制度。
腾讯的盈利。腾讯从最初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始,最开始是做寻呼机业务,后面转做短信增值业务。后来逐渐慢慢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在摸索中,找到了增值服务的道路------使用QQ币,提供QQ秀,提供给需要的用户以服务,后来无不沿用这个思路,如QQ空间、QQ宠物、游戏、偷菜买道具等,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腾讯如何从差点倒闭到找到投资,如何从赔钱搭服务器到找到盈利方式,如何一步步探寻出盈利之路。
腾讯每个产品是如何来的,做这个产品出于什么初衷,怎么做的,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比较大,每个产品都能整理一大段,就不展开了。
腾讯人的产品观。有很大一段在写马化腾产品观,或腾讯高层其它人的产品观,也不展开了。
互联网的攻城略地,好像每个人都会这么认为,腾讯就会抄袭,除了抄袭别的都不会。确实如此,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想想整个国内的大的互联网公司,谁又不是如此,百度,阿里,网易,滴滴,亚马逊,无一不是复制了国外类似的模式。但是复制以后,就进行微创新,不断进步,超越原来的。腾讯建立了自己强大的流量优势,一旦在模仿成功后,加上巨大的流量优势,很容易就能击倒对手。这也就是有些投资人会要求创业者回答一个问题,既如果腾讯进入怎么办。确实比较难回答,BAT已经成了三座大山,想绕过还是有些困难的。企鹅帝国的声音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一方面腾讯和马化腾也困扰于公众对此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未来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腾讯还需要努力。
关于更深层次的思考还得好好总结下,后续再更。
by 小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