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前车之鉴
公元2020年,注定是我们国家、民族和政府的大考之年。
也注定是让我们普通百姓难忘且刻骨铭心的一年。
这次大考的不仅仅是政府和官员,也包括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心智、意识和意志的至尊考验。
从2003年“非典”的突然爆发到这次意外的“毒疫”重現,中间间隔17年。
2020庚子年除夕前的封城,自闭,隔离接近月余,到当前疑似拐点的矇眬出现,全民合力,众志成城,以前所未有的坚忍和努力形成了今天这个难得的局面。
这次“毒疫”从爆发到全民抗“战”,从惊慌失惜到曙光频现,我们需要在很多层面上进行反思和总结,方能未雨绸缪,牢记前車之鉴。
这次“毒疫”的突然爆发,让我们以往曾经自豪甚至有些自满的国家公共卫生建设成就、医学研究进步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特别是临战指挥体系的全面提升和完整公共卫生事件预判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力或预期中的高水平表現,这次抗击“毒疫”表面上看起轰轰烈烈,其实质的提升任重而又道远。
这次抗击“毒疫”中、前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人为压制、指挥不当、物资紧缺、调度混乱而造成前线医护人员依然只能用搏命的悲情和无谓的牺牲来硬扛死战,种种被曝光的失误或不当细节,让人心情难受且辗转难眠。
互联网+的快信息时代,这次疫情官方的不当应对和诸多不该出现的现象(官僚作派、特权意识、随意逾矩、乱法胡为等),对政府官员的公信力和公共形象的挫伤和牵连,以及当前国家最需要的公民向心力、社会凝聚力的暴击影响,才是最致命性的关健一点。
虽然事后可以追责,但损失和贻误战机所带来的后果却让我们其重难负,悔恨连连。
这次毒疫突发负面事件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动辟谣,却不主动采取一些紧急措施和实操方案来重整局面,是不作为?还是不尽责?
应急处理要靠心智,未来“危机应对”需要尽快纳入领导决策视野的重要议题和行政管理上关健拓展。
全国疾控专家数以万计,国际知名也有成百上千,可关健时刻不见团隊意志,却靠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为我们指点迷津,掌舵杨帆。
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一边建议公众“无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身却在2020.1.18日晚,第一时间乘坐高铁,逆行赶赴武汉防疫第一线,布局防控,闯滩涉险。
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成为病毒和我们之间,那一道最为坚实和让人放心的防线。
国难当头,共克时艰,时间紧迫,反思当前。
短短的十七年间,我们向世界连续输出两次特别重大的“内发性”毒疫”事件,病毒溯源,归根到底都与我们的“吃相”有关。
上一次是”果子狸”躺枪,这一次是“蝙蝠”成为事件。
这绝对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细细品品,认真想想,如此下去,我们又该如何确保下一个十年,或下一个二十年......不会再次爆发这样的毒疫?
我们是否能够承受的起和经受的住,这样的重大疫情,这样打击的接二连三?
2020.2.12(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九)彥来记於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