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佳作品读 《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一)

佳作品读 《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一)

作者: 代鹏飞 | 来源:发表于2024-03-02 10:37 被阅读0次

佳作品读

20世纪以来的百余年是人类社会变革最剧烈的一段时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更多新问题和各种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所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思考对于今日毫无意义。中国古代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专门保护“古迹”的意识并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中国留存至今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仍雄踞世界第二,这些文化遗产存在本身就是无声的雄辩,若无世代传承的文物保护制度和刻意守护的人员,它们恐怕早已化为废墟。

尽管中国人对于古迹的关注和保护由来已久,然而自百年前西方遗产保护理论传入后,曾经的历史却处于被人忽视和逐渐遗忘的尴尬境地。古今保护模式的差异不应阻碍我们全面认识和客观评判自身文明灿烂的过往,而是须在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探寻古代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思路,从而对今日和未来的遗产保护工作发挥补益作用。国际遗产保护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国际性和先进性,恰恰由于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能不断汲取来自各个文明的“本土理论”及“在地经验”来扩充和完善,而保护理论和实践方法的趋同反而会降低该体系的权威性及科学性。若试图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应当既熟悉国际规则,又能够提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理论”。

正因如此,仍有许多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 当今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是否足够完备?我们如何向该体系贡献自身的力量?

2. 中国古代对于古迹的保护持何种观念?当时是否有针对古迹的保护制度?涌现了哪些代表性历史人物?

3. 传统的古迹保护与当今遗产保护有何异同?对于今日又有哪些启示?

面对上述悬而未定的系列问题,陈斯亮《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一书的问世,将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一种颇有意义的回应和反思。

图书简介

《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是陕西省社科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优秀学术著作,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古迹保护领域的代表人物——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事迹和成就,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多种方法,清晰梳理了毕沅在古迹游历考察、学术研究、保护实践方面的积极贡献,也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多角度生动呈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真实面貌,并结合近现代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古今对比。

全书分为10章42节共55万字,纲目清晰而图文并茂,文笔隽永而旁征博引,具有取材广泛、数据可信、多学科交融、重视古为今用等鲜明特点。书中对陵墓、坛庙、城垣、文教建筑、寺观、桥梁等各类建筑的保护制度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具体案例涉及唐昭陵、西岳庙、西安城垣、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等陕西知名古迹;书中精心梳理出研究表格近50种,如“清代典章中古迹保护相关内容一览表”“中国历代古迹保护重要人物及事迹表”“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大事年表”“17-19世纪欧洲遗产保护制度法令大事一览表”等,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信息;书中还收录了许多罕见的历史影像和舆图拓本,如沙畹、鲍希曼、桑原骘藏、足立喜六等人拍摄的旧照,又如《大清防护唐昭陵碑》拓片、《重修西安城垣记》拓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华岳庙全图》彩绘等;书中所提炼的若干古代智慧,诸如文化信仰构建、在遗产保护中推动以工代赈、将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紧密联系等,可为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开拓思路;书中还对遗产保护的观念流变、制度发展、中西异同等问题展开探讨,足以引发读者对于我国遗产保护从何而来、迈向何处的深层次思考。

时至今日,聚焦中国传统古迹保护及历史人物的专门性著作仍相当匮乏,本书堪称先声之作,具有一定开创性。在文化复兴、传承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书不仅为读者认知陕西古代的遗产保护历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刻启示,也为传统遗产保护智慧的创造性转化贡献了有益思路,并将激发更多学者投身于中国遗产保护事业之中。通过古人与今人的薪火相传,千千万万座文化遗产的价值将不断被发掘彰显,所绽放出的文明之光也必将愈发璀璨辉煌。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作者:陈斯亮

字数:55万字

ISBN:978-7-112-28675-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版

基金资助:陕西省社科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装订方式:硬皮精装

原定价:258元

相关文章

  • 古人行贿套路多,差役一语道破天机

    乾隆十五年(公元1790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要过六十大寿。这位状元出身的高官为了彰显自己清正廉洁之名,早早地发...

  • 只有结实的谷穗,才会弯着腰,低着头

    本文主人公毕沅的简介: 毕沅[yuán]:字秋帆,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河南巡抚,湖广总督。学...

  • RM日记之一

    有了RM这个想法已经一年多了。 2018年2-3月份在西安旅游,在汉武帝茂陵清陕西巡抚毕沅立的墓碑前,突然想到人生...

  • 品读简书佳作,偶遇良师——《子鱼讲故事》我获益良多

    品读简书佳作,偶遇良师 ——《子鱼讲故事》我获益良多 —...

  • 2021-12-15

    梦回大唐 值得庆幸的是,我是陕西那旮沓的。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汉,陕西埋的是皇帝,所以西安城墙内外全是古迹。有古迹...

  •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今天的文章是昨天的续。因为偶然发现了陈平墓,在墓碑上看到为他立碑的人是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于是搜了下百度百科,发现...

  • 齐帆齐微课(19)丑树

    今年五一节,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了县里的名胜古迹,陕西省文化重点保护单位——灵岩寺, 在灵岩寺里沿着一排座落着亭台楼...

  • 锦云川 (清:毕沅)

    晴空万里的时候,锦云川在漫天霞彩的掩映下,波光潋滟,异常夺目。乘乌篷船向川里游览,只撑一篙便摇进了水中倒映的天空,...

  • 《 登飞来峰》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细细品读山水,可以读出自然界的多姿多彩,读出山与...

  • 诗经品读《国风·郑风·清人》

    清人 先秦:佚名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佳作品读 《清人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jh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