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日谈 第54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八章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翻译】
孔子说:“就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又忠心又守信的人,只是赶不上我这样好学罢了。”
【解读】
在这一章,孔子以自身成就为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忠信的资质与常人一样,只是因为自己好学,所以能异于常人,故也是在勉励人们要有好学的精神。孔子自称好学,并无自夸之意,他曾经表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必须努力学习才有所得。一般人中,有能做到忠信的,但很少有能做到好学不倦的,孔子唯因好学不倦,才成为博学多闻之人。
读书、学习,是唯一一种不论阶层、不论出身、不论财富的个人进阶方式。孔子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品质,因为哪怕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城里,也会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他认为自己跟别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自己非常好学。这就说明圣人的美好德行和渊博学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都是后天勤学取得的。
圣人强调“好学”,是在勉励我们不要太看重先天的资质,而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勤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人。“好学”是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很多人求学之初往往计划做得很好,但多数半途而废,不能持久。由此可见,“好学”说起来平平常常,真正做起来却很不容易。然而,我们却不能因为难以坚持就不去学习放弃求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无论多么博学多识的人,一旦停止学习也将失去活力。尤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落于人后,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理解新道理。正所谓“学无止境,贵在坚持。”忠、信二字,遇事时,持守之即可;学与习,需要耗费时间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凡事权衡,皆需加上时间这个纬度。
附名家注解:
朱熹:“忠信如圣人,生质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尝不好学,故言此以勉人。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学之至则可以为圣人,不学则不免为乡人而已。可不勉哉!”
张居正:“夫人乃不咎其学之不至,而徒侫于资之不美,岂不过哉!盖美质易得,至道难闻,故君如尧舜,必孳孳于精一,圣如孔子,犹汲汲于敏求,况其他乎。欲法尧舜孔子者当知所以自勉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