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052字,阅读约需3分钟)
一个学生截屏给我,显示日均屏显时间是12小时37分钟。
这简直难以想象,一天手机使用超过12个小时,一天只剩下了11个多小时了,如果每天睡觉10个小时,吃饭1个多小时,时间已经消耗了个精光。
关键是,一般的孩子假期都在外有补习班,一般是2个小时左右,如果补的班多,时间更长。每天,不同的学科都有相应的作业需要打卡,一共至少3个小时。那么一天的时间就已经不够用了,他们只能从哪里抢出时间来呢?也就只有睡觉的10个小时里,吃饭的1个多小时里。
这样,孩子们的睡眠无法保证,基本作业也无法保证,视力 更无法得到保障。虽然玩手机的时间长了,孩子们真的快乐吗?
很多孩子表示,玩游戏、逛网站、看小视频,当时玩得很嗨,可是玩过之后,面对繁重的学业和消耗掉的时间及精力,心里有着很深重的负疚感甚至是负罪感。这种糟糕的感受如果长期持续,得不到改变,其结果必定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遑论孩子们获得成长变得优秀卓越了。
如何避免让孩子沦为手机控?如何解救已经成为手机控的孩子们?这两个问题刻不容缓,然而家长老师都感到非常棘手,或选择避重就轻,或选择时紧时松,效果不佳。
引导学生管理手机,首先在给学生手机的时间上要进行管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的,难以抵挡外来的诱惑,如果把手机放手给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容易沦为手机控。但完全不给孩子手机也是不科学的,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谁也不能完全离开手机或者网络,特别是学生这一代人。他们是网络土著,在网络时代成长,网络上有他们需要的更丰富的资源和社群。因此,要给孩子手机,但得控制时间,绝不能时时刻刻放在手边,1个小时或2个小时,表现好的时候,再奖励1个小时。为了能让孩子在网上和同学网友或老师顺畅沟通,可以固定下手机使用时间,这样孩子就方便和别人约定。
其次,要对孩子在网上的足迹进行管理。明确引导孩子看优良网页、微博、视频等等。明确网游时的红线,雷池一步也不可逾越。
再次,引导孩子不要过度依赖网络,是你选择使用网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网络推来搡去。网络资源是丰富,但泥沙俱下,需要分辨。面对网络的繁复世界,需要我们理性、思辨,不可以成为什么事都要掺和一下的键盘侠,不可以参与到不明所以的网暴中去。
最好,是能带着目的去网络,而不能漫无目的地漫游在网络中,这样,我们非常容易被网络控制,被网络指引方向。
如果孩子们能做到拿起手机的那一刻明白:自己为什么用一下手机,预计大概用多长时间这样两个问题。如果孩子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学会了如何和手机抢时间,如何在网络时代成为特立独行的自己,他们将终身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