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碱面

作者: 一馨木叶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6:00 被阅读2次

         

    一包碱面

            好长时间,因为照顾家人的饮食喜好,不能随心所欲地熬一回玉米糁粥,那种黏糊醇香的口感的确是一种美味。

            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们,大概不能忘记端碗“黄菜(酸菜)稠米汤”,来到巷道,找块土堆,圪蹴在上面,左邻右舍老幼男女,围在一处,一边吸溜着米汤,一边谝着闲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贫穷并快乐着。玉米糁饭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但做这种饭,离不开碱面,但要恰到好处也有一点难度,做得好的,人们称着会“拿碱”,上升到有一门本事的程度,不多不少,多了味涩糙,少了味寡,不gang(味香之意,不知怎么写)。然而,这现在说来普通不能再普通的食用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经常买不到碱面,为了解决做玉米汤少不了的这种添加剂,可真让人激发了聪明才智的。

            记得我们当地人,不知谁发明了一种方法,把麦秸杆烧成灰,灰里面放上水,混合后等它澄清,倒掉上面的浮沫,用这种草木灰水代替碱面煮玉米糁,只能勉强将就着,当然它没法和碱面比,没有碱面的味道,实在是没有办法的苦涩的创造。也不是绝对买不到它,如果有门路有人脉有关系,也能买到这种当时的“稀缺品”。只是大部分人家还是望碱面欲穿而已。

            就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我却得到了一包大约一斤的碱面。那时我正上高中,一天周日返校时,我的一位姓吴的同学悄悄地把我叫到宿舍外边,送给我一个纸包,神秘地说:“我哥从部队寄回来的,给你一包。”她还送另外一个要好的同学一包。我们是好友,我也没法推辞,就欣然接受了这翻山越岭来自同学在部队提干了的哥哥的带着同学情谊的礼物。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有熬玉米糁的机会,平日里连信息都不得而知的老同学之友谊,却分明地因用碱面而清晰地浮现出来,那纯洁岁月不会因时间而绝迹。

            毕业以后,我还去过她家一回,那是一个初春的时节,我们相见很欣喜,她当时也熬的是玉米糁,但拌饭的菜,却是用晒干存储下的槐树叶泡软,再焯水凉调,以辣子和盐作调料,那碎碎的槐树叶我是那时才知道还可以在菜品不接时当菜吃的。她家所处之地是黄土高原,没有水井,更没有后来的自来水到家的幸福,人们吃水很困难,常年用的是以水窖存的下雨水,人畜用水,洗衣做饭洗漱院里的种菜用水都靠老天的喜怒的。当时她洗衣用的水,就是我们洗手后舍不得倒掉的水。遗憾的是从那次相见后,我们各自为了生活努力奔波,等于失联,有时打听也不得,这位淳朴厚道的同学就一直没有了消息。但我们见与不见,我一直没有忘记,她肯定也一样没有忘记我。今天突然想起,遥祝她万事如意,平安快乐。

            若有机会,我不会放弃寻找、了解往日好友的近况,盼望着能有面聊之机,将实现是人生一大快事。昔日同窗共求索,岁月如金未蹉跎,互帮互学灯下影,一笔一划卷上荣,温暖寒凉时探讨,礼尚往来友情浓,别后未能勤联系,惟盼康健步如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包碱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mv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