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单身青年De深圳求生记,这5件事你肯定经历过4件

单身青年De深圳求生记,这5件事你肯定经历过4件

作者: 少年生活志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0:41 被阅读0次

    前几天,我看到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意是“我已经很努力地在生活了,为何还是感觉如此艰难。”

    身在异乡,为工作与生活到处奔波、拼尽全力的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吧。

    比如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离家千里的深圳。换工作、租房、经常加班、下厨做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尝试着在生存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至少,我自认为做的还不赖。

    纵然这样,在偶尔挤上早高峰地铁,身后一哥们的大背包抵着我的时候;在加班到晚十点才走出公司,看到圆月高升的时候;在午夜梦回,独自一人怅然坐起,回忆梦境的时候,我还是会禁不住想:

    “哎,为啥要来深圳呢?在老家发展不好吗?”

    “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好像没过的很好。”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会不会容易些?”

    ......

    是吗?是吧。

    在深圳,单身青年想要生存下去,还想活得好,可不得经过“一番彻骨寒”嘛?单论下面这五件事情,无论哪一件,对于打拼的异乡人来说,都挺不简单。

    01

    开始工作、换工作

    不知道喜欢什么、能做什么

    大学毕业之前,我已经签了第一份工作,工作地点:深圳。那时候,我完全是奔着转正后6000的薪资去的,可谁想到工作之后,长达6个月的试用期、常态化的加班以及轮岗时的体力劳动慢慢地将最初的执著消磨成麻木。

    四个月之后,我便与“初恋”分道扬镳了。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阶段:重新找工作。

    因为我一直对写作比较感兴趣,而且大学期间有做公众号的经验,所以选择面试新媒体的岗位。说实话,新媒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会不会喜欢?我的心里没底。

    既然找工作,那肯定不能比上一份的薪资低吧?一开始,我投的都是月薪6K~8K的岗位,但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简历被打上“不合适”,要么是去面试了,但是HR说“I'm sorry,以你目前的经验来看,月薪只能给到5K~6K。”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没什么相关经验的我来说,只能降低期望值了。

    半个月后,我有幸得到了一份酒店行业·新媒体运营岗位的offer。老板nice、同事年轻、薪资待遇也ok,在这家公司,我的新媒体技能得到了规范和锤炼,工作也挺得心应手。

    But...四个多月后,我又当了一回“渣男”,离开了公司,罪过罪过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电商还要不要做?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成长优先还是待遇优先?通勤时间一个小时能不能接受?......

    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以我现在的能力,我能胜任哪些工作?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销售?平面设计师?......

    是不是把这些指标做成多项选择的表格,对照招聘的岗位一一勾选,就一定能找到称心如意、不会分手的工作呢?

    这也说不准。但是多思考、多实践、多摸索,总归是有用的。

    02

    租房真理

    金钱与时间的价值交换

    换了工作,必然需要换住所。

    可能是内心的卑微感作祟,在深圳工作,我不太敢用“房子”或者是“家”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住的地方。

    第一次租房,没什么经验。我直接跑到深圳的华强北商圈附近找房子,立马刷新了我对于深圳住房租金的观念。

    一般的城中村、楼间距不到一米、客厅在白天的时候基本是黑的、也就三十平左右的一室一厅,猜猜月租金要多少?——一个月3000。

    这要搁第一份工作实习工资来算,这租金将近占了月收入的7成多。(实习期工资4000/月)如果再加上日常的开支,一个月妥妥地负债了。

    要想生存,第一道关隘就是房租。

    一天下来,我跑了不少地方,发现:要么是地段好、环境好、空间大,房租则贵;要么是位置偏远、脏乱差、空间小,房租则便宜。价值与价格,是市场上的永恒不变的定律。

    晚上七点了,得回去了,我在公交站等车。313路公交开过来了,“再等等,这趟车得三块钱”,我心里想。过了将近十分钟,我的“目标对象”303终于向我驶来——因为这趟车也能抵达相同的目的地,但车费是两元。

    坐上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很心酸,为了区区的一块钱,何必呢?但仔细想想,人生啊,不就是金钱和时间的互换嘛。

    年轻的时候,没钱,只能多花些时间省钱;到四五十岁,有钱了,却要拿钱买时间。坐车、租房、求医问药,莫不如此。

    03

    父母

    远方的挂念与羁绊

    当初签了深圳offer的时候,父母其实也是有疑虑的。爸妈在北京工作,心里肯定是希望我能够离他们近一些。

    偶尔有一两次,我妈打电话给我,说道:“你再找找北京、上海的工作,离我们这边近一些。如果实在想去深圳,也行,就是有点远了。”

    听着她小心翼翼的语气,我感觉到了我妈内心的矛盾:既想儿子在身边,能相互有个照应;又不忍将意愿强加于我。

    最后,我还是来到了深圳,而想要我在北京、上海工作的话,我爸妈再也没说过。

    北京距离深圳将近2000公里,还蛮远的。工作之后,我也只有十一国庆和春节放假的时候才能和爸妈相聚。微信视频和打电话成为我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我妈:北京这边都下雪了,你记得穿秋裤。

    我:深圳还是大太阳,穿个衬衫刚刚好...

    我妈:你赶紧找女朋友,不看看你多大岁数了,再过几年不好找了。看看你的同学有没有合适的...

    我:Eh 嗯,知道了。

    我爸:帮我买张北京到三门峡的车票,明晚的。

    我:嗯,行。    /30秒结束通话

    对于爸妈几个月一次的“催婚”call,我有点疲于应对。时代变了,可父母对于婚姻嫁娶仍然抱以老旧的观念。

    我不止一次和爸妈说过我的想法——“婚姻不能随便、不能将就”、“男人三十一朵花,再等等吧”、“先立业、再成家,不然错过了打拼的黄金时期,一切都晚了。”

    或许是我太年轻、太挑剔、太固执;也或许是我爸妈看到亲戚的子女已经结婚生子,滋生出带着焦虑的恐慌。但关于人生的种种选择,我想握在自己的掌心。

    18年2月,工作半年多的我快要放春节假了。那天晚上突然接到我爸的电话,他说我妈摔了一跤,正躺在医院。

    我立马给我妈回了电话,问她是不是因为摔跤住院了。那时,她才给我说了实话。心疼母亲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不想打扰千里之外的我。

    挂了我妈的电话,心中顿感无力,我从来没有像那样如此地害怕失去,我第一次为自己跑到千里之外的深圳感到自责,爸妈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早,我直奔北京而去。幸好母亲的伤并不算严重,半个月后就出院了。我们在北京过了第三个新年。

    家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事情了。父母在哪儿,哪里便是家。

    春节过后,我不得不回到深圳,继续我的深漂之旅。我也知道,父母已然放心让我去闯,他们“催恋”的唠叨也会继续,但我一想起这份深沉的牵挂、偶尔的羁绊,总会心中一暖。

    04

    新友未来,旧友已去

    知己很可贵

    你上一次与朋友打电话或微信聊天,超过十分钟,是在什么时候?

    开始工作以后,每个人似乎都从乡间小路开上了高速快车道,节奏很快,工作太忙。

    对工作的人来说,他的日常很可能是这样的——早上七点半起床,十五分钟洗漱、穿衣出门,挤30分钟~60分钟的公交/地铁,九点到公司。十二点,吃一顿20块钱的外卖,休息一个小时后继续上班。下午六点,打完卡后继续挤公交/地铁,七点左右回到住所,吃饭、刷剧、游戏、看书、洗衣、洗漱,躺在床上刷手机到十一二点才睡。

    周末呢,至少要宅一天吧!睡他个昏天暗地,中午十二点才起,下午再刷个剧,晚上来个Shopping买点想要的东西。时间飞逝...

    在这样的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变得难能可贵,坐在身后的同事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朋友,和大学时一起谈天说地的他们也好久没联系。

    我们成为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偶尔在共同好友的动态下面进行互动评论。每当遇到了或高兴、或难过的事情,特别想要与好朋友分享的时候,拿起手机,却又一时恍惚:向谁倾诉呢?说了又怎么样呢?

    那些尚在高潮的、急于寻找出口的情绪突然跌落谷底,烟消云散。如此一来,事情越多,反而你越沉默。

    “长大了,你要做个不动声色的成年人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坚强的同时,却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走向伪装的歧途。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与好友不在同一所高中。那时智能手机尚未全面普及,我们通过键盘机的短信和电话分享“考试成绩退步了,害怕考不上大学”、“和一个文静的女孩谈恋爱了,她人很好”、“今晚能出来吗?走,一起通宵。”

    无数琐碎的小事,在彼此的脑海中勾勒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嗯,我知道你的选择、你的喜好,你知道我的秘密,我的烦恼。

    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你会发现:你们已经达不到60分的了解。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他好像离你很远。

    另一方面,越长大,好像我们也越来越没有耐心去交新朋友了。或者说,我们也不太愿意去和新认识的人展开深度的聊天了。

    一起工作的小美挺文静的,听说她也喜欢设计,和她聊过两三次感觉还不错,或许可以成为朋友呢?但其实这样的聊天也仅止于工作罢了。

    往前走,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旧的好友悄无声息地远去,新的朋友尚未来到,人啊,应该体会到了生而孤独了吧。

    05

    无处排解的孤独

    潜滋暗长

    说到孤独,不得不说寂寞。

    有人说:寂寞是无人说话,孤独是无话可说。也有人说:寂寞是主观的,孤独时客观的。这样综合来看,寂寞带着点自怨自艾的味道,而孤独看起来好像是清醒的独坐高山的自我认知。

    死皮赖脸地问一句:一个星期、7天、168小时、10080分钟、604800秒,你有多少时间会感到孤独?

    知乎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的:

    A说:不知道为什么,在喧闹的城市里,无论去KTV、酒吧还是步行街,虽然特别热闹,见各种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城市这些人都是短暂而过,越是热闹仿佛越与我们无关,越发觉得孤独。

    B说:可能有些人不太适应热闹环境。

    A继续说:可到了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打开朋友圈想要发点东西,忽然发现除了孤独仿佛没有什么可诉说的。

    这次B没有反驳,因为从头到尾A好像也在说我一样,或者在说我们。

    分别时B问A:你最想要去的地方是哪?

    A回答:远方。

    网上也有段子说:孤独分哪些等级?大概分以下十个级别——

    (默默对比一下,我从第六级跳到了第八级)

    但是,回顾以往那些低沉、不想言语的时刻,好像无人陪伴的孤独并不算什么。最难受、印象最深的,还是无人能够理解的孤独吧。

    我憋足了勇气,向你说出我的梦想,你对此嗤之以鼻;我和朋友一起旅行,景色美极了,但我总觉得眼睛只看着相机,就会错过很多精彩时刻;我想要自由、想好好闯荡,但心中总有羁绊牢牢地牵着我。

    或许,正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如愿发生,你才会不被理解,才会孤独吧。但正因如此,你才拥有了难得的自省时间——回顾过去、梳理现在、看清未来。

    值得庆幸的是,凌晨的你久久仍未入眠,孤独潜滋暗长,觉得人生漫长。但是第二天早上的阳光倾洒到你的被子上,你会清晰的知道: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对吧?

    共勉!少年祝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单身青年De深圳求生记,这5件事你肯定经历过4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n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