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41801/2f755eaa8632cba6.jpg)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是弘农郡华阴人,是东汉太尉杨震的14世孙。杨坚15岁时凭父亲功勋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为成纪县公。
16岁升为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公元581年,40岁杨坚接受北周禅让,称帝开国,国号“隋”。
登基后的隋文帝,在军事上平定突厥与后凉的进犯,南下扫平陈朝,从而结束了东晋以来近300年的大分裂时代,令中国又迎来了久违的统一。
在政治上隋文帝创立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制,这种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体制,不但被唐朝完全沿用,而且六部制一直沿用到清朝,深远影响。
在法治上隋文帝一改北周的严刑峻法,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开皇律》,也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死刑复议制度,只此一条即开万古先河,至今沿用。
隋文帝还开创了一项影响中国上千年乃至世界的伟大改革——科举制,让所有人不分富贵贫贱一律有机会通过选拔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隋文帝的治下,遭遇近300年动乱分裂的中国,快速恢复了生机。连续20多年持续发展的太平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关于更多隋文帝的功业,大家可自行查阅资料。本文重点引述几个细节,让我们来看看盛世帝王背后的细微人性。
北周武帝时,杨坚被召回京城任职,恰逢母亲卧病在床。一连三年,杨坚昼夜服侍,不离母亲左右,世人皆称他为孝子。
隋朝开国后,隋文帝每天清晨上朝听政,直到太阳落山还不知疲倦。宫中居室服饰玩乐器具,尽力保持节俭,自上而下令行禁止。
开皇、仁寿年间,国中男子不穿绫罗绸缎、不戴金玉配饰,平时大多数穿布衣,配饰不过铜铁骨角而已!虽然隋文帝节俭吝啬,但赏赐有功之臣,从不吝惜。
有一年关中饥荒,隋文帝听说百姓只能吃豆末和糠时,竟在群臣面前流泪自责,因此整整一个月不用酒肉……
当国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时,朝臣们纷纷建议隋文帝效仿古代帝王封禅泰山。隋文帝却说:“怎么能因为令一个将军打败一个小国远近知晓,就说天下已经太平呢?用一点点恩德去封禅名山,用空虚的言辞去冒犯上天,我闻所未闻!”从此之后,禁止再谈封禅之事。
公元600年,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隋文帝又下诏说:“佛法精微深妙,道教虚涵融通,都是普施慈悲济度众生,众生无不蒙受庇佑。
因此需要雕刻铸造各种圣像、描绘真容,令天下瞻望敬仰,用以申明诚心敬意。五岳四方神灵,掌管江河湖海、滋润大地、育养万物、利益众生,所以建庙立祀,以按时恭敬奉养。
如有毁坏偷盗佛像及天尊、四海神灵像,按不道罪论处。僧人毁坏佛像,道士毁坏天尊像者,按恶逆罪论处。”这一诏令,为隋唐时代继承并弘扬南北朝以来的宗教文化,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顺便说一句。
相比中国历代盛世之治,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起点极低。隋朝接手的是近300年的破败河山,在这种起点下,却快速完成统一并开创盛世局面,堪称奇迹。
二是用时极短。开皇之治的开始,中国还并未完成统一。如果从扫平陈朝统一中国计算,完成中国的伟大复兴仅用了11年!即便是后来的贞观之治,也难以企及。
有人说隋文帝自身起点十分之高,世家望族出身,少年权贵,15岁受祖上福荫逐渐权倾朝野,到40岁时天下几乎算是唾手可得。
可是我们想过没有,首先得有祖上福荫,其次还得继承得住——南北朝乃至历史上的少年权贵,甚至少年天子还少吗?又有几人能守住祖业并开创盛世伟业呢?看完隋文帝的个人细节,你还认为这是一种幸运和偶然吗?
哦对了,本文的开头提到杨坚是弘农郡华阴人,是东汉太尉杨震的14世孙,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它会让你看看什么才叫祖上福荫!
(本文史料选自《隋书·高祖杨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