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作者: 雨沐wz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08:53 被阅读0次

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 

                                                    ——罗振宇

《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今天我们继续第五章的结尾,开始第六章的学习。

第五章的最后,同样是自己输出的时候所要注意的问题。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都是输出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写作时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去揭示这些假设,从而给接收者一个公平的机会去理解论证。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发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1.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
2.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想法
3.把自己放到对立的反对立场
4.意识到还有其他潜在的办法可以获得理由中提到的种种好处
5.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作者把这些假设比喻为论证中的“隐性粘合剂”。

现在我们进入第六章。

6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回顾一下前面的几个问题:

1.论题和结论

2.理由

3.意思不明确的词或词组

4.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这几个问题是用来组织论证结构。那么接下来的章节我们要看看这个结构能否“站住脚”。

记住: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判定结论的可接受程度或价值大小。

在评判之前,我们要检查推理结构中的“诡计花招”:谬误(fallacies)

常见的谬误有:

1.一窍不通:推理需要明显错误或难以接受的假设才成立

2.强加因果:把和结论无关的东西强制相关

3.本末倒置:看似在找证据,实际上只有结论成立证据才能成立

谬误的定义:所谓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作者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谬误。

1.人身攻击谬误(ad hominem fallacy):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这种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了。辩论不过别人就往别人脸上贴标签。

《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明天接着聊。

《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判断谬误的存在(第十一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s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