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号晚上,李亚丽老师在微信群给大家分享了《家庭系统教育中,亲子关系如何建立》!当时听完之后,我第一感觉就是太实操化了,就是生活中那点儿事,为啥好多父母都做不到呢?但是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没听过瘾!
今天早上,我又一次听了一遍亚丽老师的直播!听着亚丽老师那甜美的声音,仿佛看到优雅智慧漂亮的亚丽老师就在我眼前,我们面对面,愉快地聊着!
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呢?
第一:我们要尊重孩子!
纪琼院长说过: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很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我很饿!
所谓尊重孩子,就是家长要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日常生活中,想和孩子关系好,我们做家长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比如家长经常会陷入“我以为”的自我状态!
亚丽老师讲的案例中,女儿本想给妈妈的生日来个意外的惊喜,但是妈妈不假思索否定了孩子:“你可以做的更好”!言外之意就是否定了女儿当前的做法!而女儿瞬间感觉:“那一刻,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是”!
前几天我自己又犯了这个毛病!中午做午饭,女儿在厨房做饭。老公11:50给我打电话,说是现在回家还是他看会儿新闻再回去?
我看了一下正在忙碌的女儿,“我以为”还得半个小时,就回复老公:看会儿新闻回来吧!其实女儿12:05分,就把饭做好了!而我因为没有尊重到女儿,没有和女儿沟通,就又一次犯错了!
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一边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可以独立思考问题,一边又依赖父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要放低姿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他想要什么?他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家长又该如何做?
第二:民主平等是基础!
真正的民主就是孩子的事,自己说了算!
譬如:我们大人工作,公司发工资,我们拿到钱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自己做主;孩子过年的压岁钱,就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不宜过多干涉!
但是现实生活中,好多父母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民主权利!譬如:有些孩子写作业为啥拖拉墨迹?因为家长不遵守和孩子的约定,孩子写完作业后,还给孩子布置作业;孩子早上上学,妈妈说穿件外套,爸爸说不用穿,父母吵,此时又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意愿;大二男孩儿谈恋爱,爸爸干涉;孩子过生日,父母问孩子吃啥,孩子说去吃海底捞,爸爸说吃完拉肚子,妈妈说排队等时间长,要知道是给孩子过生日啊,孩子的想法又一次没有被尊重!
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啊!没有进行系统化学习前,从来不知道还要给女儿民主的权利,自认为所有一切就是家长说了算!有一次和女儿聊天,女儿特别感慨说:妈妈,我感觉从小到大被你和爸爸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刚上大学那会儿,看到啥都是茫然,束手无策!
想想也是,带女儿去蛋糕店买蛋糕,买之前,我给女儿说:想吃啥尽管买(老的富养观念)!等孩子真正挑选完之后,我又说这个蛋糕奶油太多,对身体不好,那个蛋糕太甜不好吃等,最后女儿很顺从我(乖乖女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按照我的意愿买了蛋糕,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切能给女儿烙下这么深的生活痕迹!
所以家庭教育中,民主平等是基础,孩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说了算!
第三:高质量陪伴是核心!
陪伴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
如何陪伴幼儿园的孩子呢?家长可以晚上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和孩子肩并肩坐在一起,这种温馨的场面,就是高质量陪伴!
如何陪伴小学阶段孩子呢?家长要看孩子爱看的书,和孩子一起讨论书的内容,和孩子有共同语言,而不是各忙各的!
再譬如:孩子爱玩游戏如何引导?家长提前了解这款游戏,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故意让孩子告诉你如何玩!让孩子告诉你如何玩的过程,就是把游戏中的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
前段时间,女儿忙完自己的事,就坐在那里抠手机!平时她不怎么爱抠手机,我就好奇问她:你在忙啥呢?女儿说:我在玩“养了个羊”游戏!突然我明白微信朋友圈说的满大街都在养羊是啥意思了!于是我就凑近看,老公也好奇过来看,女儿看一左一右这阵势,特别有兴趣给我和老公讲!老公还和女儿一起玩了半个小时,家庭里瞬间荡漾幸福的笑声!
所以高质量陪伴孩子,就是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去感受他的内心!
第四、亲子沟通是关键!
亲子沟通关键是听!纪琼院长在课上讲过:一定要多倾听孩子,让孩子的语言量多于家长的语言量,家长一定要做到耐心倾听,听对方在表达什么,少说多听,中间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我自己就是一个标准的反面教材!以前和孩子沟通中,经常是女儿说着,我心不在焉干着别的事,女儿说着说着就不说了,我就反问女儿:咋不说了?女儿说:我看你都没有用心听,所以不说了!
这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为啥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的原因!
第五、减少焦虑,知识优化是首位!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建议做父母的要多了解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
譬如:为啥好多幼儿园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原因就是孩子在3~6岁之间已经建立了羞耻感,他认为拉臭臭是脏的、不好闻的,有羞耻的感觉,所以就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
总结:家庭系统教育中,亲子如何建立呢?
1、尊重孩子是前提;
2、民主平等是基础;
3、高质量陪伴是核心;
4、亲子沟通是关键;
5、减少焦虑,知识优化是首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