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巴菲特投资28万美元买下400英亩农地。
巴菲特对农业一窍不通,只是从喜欢农业的大儿子口中,知道了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对应的运营成本。根据这些数据,巴菲特大致估算28万美元买下来,年净收益率约有10%。同时,未来产量还可能提高,农作物价格还会有一定幅度上涨。
巴菲特解释说:“我并不需要有特别的知识来判断此时是不是农地价格的底部。而且可以肯定,未来一定会有糟糕的年份,农作物的价格或产量都可能偶尔令我失望,但那又怎样?一样会有一些好得异常的年份。
现在,28年过去了,农地年利润翻了三倍,农地价格是我当初买价的五倍,我依然对农场一窍不通。而且,直到最近,我才第二次去过这个农场。”
这个案例中指出的投资相关要点有:
(1)你买入时需要关注的是农地产出。每年这块地产生的回报至少有10%,比拿着一笔“钱”的回报率高,所以你选择买地。这个投资机会之间的比较过程就叫作估值。
(2)你的投资盈亏取决于农地的产出,不取决于同样地块在其他人手里的交易价格。隔壁张三脑袋“进水”,以14万元卖出同样大小的农场,但这并不代表你亏损。而你没有拿着28万元等张三脑袋“进水”,也很正常,因为你不是神仙,不能提前预知他的脑袋要“进水”。要去后悔这个,不如去后悔没有算出六合彩头奖号码,没有在1美元的时候买几千个比特币。这叫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3)有些朋友纠结于农地的收获可以颗粒归仓,而股票利润只分很小一部分(如净利润的30%拿来分红)。实际上,如果你每年将农地收获的70%都卖掉,然后再拿去买地,结果就和只分30%利润的股票一样了。把产出的70%拿去买地,农地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就缩小了吗?这叫如何看待企业扩大再生产行为。
(4)因此,投资需要关心的就两件事:第一,农地产出是否持续令人满意;第二,拿70%粮食去买新农地时,有没有买贵?股票也是如此:第一,企业经营收益是否持续令人满意;第二,新投资的预计回报率如何。这就是投资需要聚焦的要点。
(5)农地市场里,很少有你花28万元买下一块地,很快有人出价128万元的事儿,因为买地时大家都不傻,知道考虑产出性价比。但股市有个巨大的优势:有傻子。真有完全不考虑产出性价比的傻子,而且是带着真金白银的傻子。
傻子高兴了,真拿出128万元甚至256万元来买你那块地。这时你发现128万元存银行可以得到128×4%=5.12万元,远高于每年2.8万元的农地净收入,挺划算的。这时可以考虑将地卖给傻子。这就是高估怎么办。
(6)那如果傻子不够傻,最多只肯出价70万元呢?70万元存银行(假设你没有其他投资途径),只能拿到70×4%=2.8万元,和农地收入一样,又怎么办呢?很简单,让不够傻的傻子一边待着去!这叫合理区间怎么办。
(7)只要不会被迫出售农地,从买下的瞬间开始,你就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持有农地,获取高于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赚!第二,傻子出价实在太高,满足傻子。拿钱去存银行,获取比持有农地还高的回报水平,更赚!这叫“第一绝不亏损,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
什么时候会有压力呢?你本来打算买块地,高价卖给下一个傻子,结果发现你的前任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前任好像是最后一个成功做到的。那时你就有压力了。
不衡量投资性价比,不关心资产产出,只操心傻子什么时候来,或者拿去套傻子的本金是下个月娶媳妇要用的钱,甚至是借来的钱……这种情况下当然有压力,也应该有压力,必须有压力!
那么,投资者真的只有赚和更赚两种情况吗?也没那么容易,至少你还可能遇到两种情况:第一,买进农地时计算失误,后来发现农地产出比预计低,收益还不如拿本金存银行呢!第二,你买进后,农地突然盐碱化了,产出大幅下降。
那怎么办呢?凉拌。股神也不能保证百发百中,一样有犯错的时候。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每次都抛开对傻子的幻想,专注于研究地的产出(研究地,比研究傻子容易多了),让错误的机会越来越少,让单次错误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小。不断重复,最后成神。这叫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Investing is simple, but not easy )。
因此,投资的真谛概括起来实际就六个字“别瞅傻子,瞅地”,所谓“瞅地”就是指对企业的深入研究。
——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唐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