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大哥说,周末去广州吧,好久没有出差了。我欣然应允,我也想出去逛逛了。
转眼间到了这周三,大哥已经办好了所有请假手续,准备订票,我才发现自己啥都没准备。脑袋很想出差,可是身体很诚实,啥都没准备,一直默默呆在原地,似乎并不想挪动。好吧,又一次放了大哥的鸽子。大哥说,没关系,我早已经习惯了。
01
这两年的假期基本都在家里度过,很少出去吃饭,出差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一开始是因为不方便,后来便形成了习惯。虽然会羡慕朋友圈里经常旅游的人,但真让自己出去的时候,并不太想去,大概人类的传承都是习惯于安居乐业的吧。
大哥说,以前特别喜欢坐飞机,看着不断积累的里程,风风火火的奔波于各个城市,生活特别鲜活也特别有节奏感。
现在再出差,早上出门飞往目标城市,办完事情,恨不得晚上就能飞回来吃晚饭,然后舒舒服服在家里洗个澡早点休息。
我调侃他,大概是老得不想动了吧。大哥说,也不是,该出差的时候毫不犹豫出了门,但是办完事,就觉得还是回家最安心,一进家门就有两个小宝贝热情的迎接,虽然偶尔吵吵嚷嚷,却早已习惯并离不开这种烟火气。
以前总觉得新鲜感在远方,在不曾去过的地方,现在,新鲜感变成了每天看着孩子成长,看他们习得一项项新技能,叽叽喳喳讨论一些与生活无关的小事。
02
现在进入暑假,原本想着会有很多时间陪孩子,却因为大娃每天晚上都要上课,变得想跟他交流一下都没时间。匆忙回家,匆忙休息,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之前有很多宏伟的计划,带娃学游泳,学钢琴,打羽毛球,实现起来都大打折扣。甚至连每日的日课都难以完成。转念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寒暑假是根本不做作业的,每天在外面疯跑,依然没影响最后考上211。
这么一想,似乎心里又平衡了一点。孩子需要学习知识,培养好习惯,也要学着慢慢管理自己。可能一开始是不受控的,但是慢慢调整,在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自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我们互相妥协又能互相接受的度。
假期买了很多书给孩子读,可能最后一半都看不完。依然选择平静的接受,人总是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之后,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再不需要大人的眼睛时刻盯着。
我们都有童年的时候,那时候就是这样懵懂走过来的。
03
最近有点懒懒的,很久没有下厨做过一餐饭。
回到家中,饭菜已经上桌,有时候已经有点凉了,有时候会有点油腻。但吃饭的人,最应该有的自觉性就是默默的吃,然后适时赞扬两句。
以前觉得,每天下班做饭太累,如果回家就有现成的饭菜,那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现在终于实现了,却少了什么,吃饭变成一件例行公事。
失去了厨房的乐趣,没有对自己付出汗水后的那种珍惜感,也没有突然做成功一道菜的惊喜和喜悦。想想这么多年,还是自己做饭的时候吃得最香。哪怕有时做的味道并不好,但是投入了感情和时间做出来的菜,似乎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最近老妈回老家了,明天开始,又要开始进厨房了,有点小期待。
餐桌会回归以前最简单的状态,生活也会更辛苦一点,但是偶尔体验自己下厨,想想还是很美。
有点像旅游,从熟悉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去体验一下好久没有体验过的另一种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