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史,读到曹操和司马懿,觉得挺有意思。
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
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
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
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
然而,他却反其道行之,坚决拒绝出仕,回家装病。
在此期间,司马懿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七年后再返政坛,他仍对曹操敬而远之,选择成为太子曹丕的心腹。
公元220年,曹丕继位,司马懿官拜尚书,被封安国乡侯,正式开启他的时代。
司马懿看似走了一条漫长的弯路,却在关键时刻弯道超车,跑到了最前面。
《资治通鉴》对司马懿的评价为:少聪达,多大略。
真正有谋略的人,从不屑于取巧走捷径,只会稳扎稳打地布大局。
俗话说: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
这告诉我们,这世上所有的捷径其实都是绕远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