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导自己——认知&能力

领导自己——认知&能力

作者: 段晓艾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16:22 被阅读0次
认知

“认知”这个词在我眼里跟“佛”、“神”有的一拼,因为我一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最粗浅的理解是:对一个事物有一个自己认为的理解和认识。(看了自己写的这段话,感觉跟没解释一样)

“能力”这个词对于我来说,似乎比“认知”显得亲切一些,因为经常提到,也经常要求自己,例如: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外语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但是这个能力的提升一直处于不痛不痒的阶段,也就是一直处在“量变”的阶段,很少达到发生质变的程度。例如:英语能力好到可以到一家对外语有要求的公司上班;写作能力好到可以写出畅销的文章;沟通能力好到可以进行一场关键的谈判;时间管理能力好到可以开课进行分享。

上面的这段思考,是因为今天读了陈春花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怎样成为一个真正能领导自己的人?应该有两个训练:一个是训练你的认知,让你能够理解环境;一个是训练你的能力,让你能够拓展可能性。

什么是“理解环境”:是理解环境中的“潜规则”?还是理解这个环境中的“风土人情”?还是理解这个环境中的“文化氛围”?

在陈春花的眼中,“理解环境”指的是:能否抵挡住诱惑?能否抵抗挑战?能否接受更大的冲击?如果无法面对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认知不够。

当我们不能够真正领导自己的时候,常常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有局限性,很多问题我们无法去解答。

事实上,如果你有认知,你就能够真正地拥抱环境,当你真正拥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可见,“无限的可能”不仅仅是来自于你能力的提升,更是来自于你的“认知”拓展。

看到这里,似乎“认知能力”的提升可以抵抗一切挑战。在当今社会,最大的挑战就是“不确定”性。

在陈老师这里,“不确定”性也是可以被打破的:

在「不确定」一定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确定」找出来。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认知能力。

举个文章中提到的例子,会让我们更好理解这句话:

比如赛事途中下雨了,你没有带伞,你感觉你挡不过这个雨,但你没有做任何准备,你就会焦虑。但是认知能力够的人,就会告诉自己说,这是我检验身体反应速度够不够的时候,这个我们就称之为认知。所以认知能力其实是你怎么认识世界,它依赖于你自己内在的心理条件。

这个例子也是为了说明:当你有足够的认知的时候, 任何情况你都可以有很好的心态以及方法去面对。

来看一下陈老师对“认知”更具体的解释:
认知从定义上来讲,有五个方面的能力。

●言语信息:你可不可以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能力。

●智慧技能:你可不可以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这种问题的能力。

●认知策略:你有没有一种意识去调节和监控自己认知过程的加工。

●态度:也就是你的情绪反应,你自己的情绪稳定性到底够不够,你可不可以告诉自己你的态度其实会影响你整个学习行为的过程。

●动作技能:你可不可以协调你的肌肉和所有的动作的一致性。比如特别冷的时候,你会打一个冷颤,那个天然的动作就在协调你跟外部的关系,在你内部调动了冷颤之前的七倍的热量。所以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身体有非常强的力量,只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到底做出这个努力了没有?

这5个认识,在我看来每个都不太容易。就拿第一个“言语信息”来说,我真的没有能力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

“智慧技能”是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其实我们很多的信息都是听来的,很少有去追根究底,所以要想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也真的很难。“怎么办”要想用一个有效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做的事情都是按照习惯再做,按照“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做”的来做的。

“认知策略”这个好像更难,因为我连“认知加工过程”都还没有搞明白。

“态度”这个词似乎看起来比较亲切,因为自己一直有意识的去观察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虽然做的还不是太好。

“动作技能”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来说,应该还不是难事。

从定义的角度出发,理解“认知”真的很复杂,如果转换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件事,就简单很多了,例如:不论你面对什么情况,你都能面对、接受、拥抱它,你告诉你自己,这是你要接受的。    

哪怕你的成长速度慢,哪怕你比别人理解接受能力慢,你都要慢慢接受。就像文章中说的

你的重要性不在于别人比你跑得快,而在于你能够把自己走好,这就是认知的能力,所有的挑战对于你来讲,只是一种接受和一种必须拥抱的环境条件。

有人会说: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成长的那么快,你跑的那么快,在这说这样的风凉话,真的好意思。

也许作者也是听到了大家的心声,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名人的案例,这个名人就是——玄奘。

当玄奘历时17年,走了5万公里,好不容易见了佛祖,来到了菩提树下,结果看到的竟然是——虚无,这样的打击他是如何接受下来的?当他已经达到了一个至高点,和所有高僧辩经之后,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他的一双草鞋被万人膜拜的时候,他又是如何决然放下,坚持初衷,踏上取经之路。做出这样让人难以理解的决定,都来自于他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以及对世界的看法。

看了这些内容,也许能够让我们多相信那么一点点,就是——一个人真正的认知能力,是可以让他面对一切对他的挑战。

提到“玄奘”,让我们想到了“修行”。在陈老师眼中,工作就是一种修行。这份修行就是让我们:

1.工作就是要持续完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做得好。

2.我们在工作当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约束自己 。(这里谈到一个概念,职业化就是 一个不断地向自己的个性挑战和斗争的过程。 比如你喜欢很大声地去讲,职业的要求就是,你要先听别人讲;你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按照共同约定的方式做事;你喜欢把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职业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成就团队。所以你就会发现,职业要求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而我们修行也就是在磨炼心性。 )

3、 所有的工作品质,就是你人格的呈现。

认知谈了这么多,让我们也来谈谈能力。对能力的解释,陈老师借用了阿吉里斯的定义

能力是在需要与环境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表达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

为什么陈老师用了这个定义,是因为——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如果没有需要,你发现你就没这个能力。

这个需要并非就是你当下工作的需要,而是你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当你用更高、更有效的绩效,来表达你的能力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能力真的会越来越高,你就可以胜任更多的工作,获得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假设你不是以一个更高、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能力特征,那你真的就是能力平平。

在陈老师严重,能力是分2种的,一种是静态的、稳定的,这部分是由你的个性因素决定的;另一种是动态的,是指你的具体的技能和能力,这部分是可以不断变强和提升的。对于这部分能力,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能力其实是一种可能性,它是没有边界的。(就是只要坚持一天天一步步地走,总归有实现的一天。)

第二,能力是知行合一。(就是得想,得说,得做。)

第三,能力是韧性和速度。(这两个的结合就是你呈现出的能力的结果。)

对于每个想当领导,想要集合更大的力量去做事情的人,最好就是先做好自己的领导,做自己的领导,不需要谁的任命,不需要谁的同意,只要你自己真的愿意,随时都可以。

相信——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相信——我们要有能力去掌握未来,而不是有能力去证明过去。

相信——领导技能,不仅仅是给领导人的,其实是给我们未来的每一个人。

完。

相关文章

  • 领导自己——认知&能力

    “认知”这个词在我眼里跟“佛”、“神”有的一拼,因为我一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最粗浅的理解是:对一个事物有一个自己...

  • 认知能力不足—当不了领导的最大原因

    虽然不排除很多领导是不衬职的,但那些优秀的领导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 近日领导又来现场检查 事物认知能力找出关键点,...

  • 简说 || 领导力

    1、领导力的基础是谦逊:真正的自信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性格的真实认知,这种认知就源自于谦逊。 2、领导力的核心是坚守...

  • 做自己大脑的主人

    做自己大脑的主人 一、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能力 认知能力好比是马,而元认知能力是马车夫。 二、情绪控...

  • 你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

    这个能力就是元认知能力。 百度百科:" 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的实质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

  • 所有人梦想拥有的能力

    元认知能力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为什么要拥有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决定着每...

  • 读后感2018-07-10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对自己思考过沉的认知与理解。元认知是认知的基础,是认知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比如自己为...

  • 随笔

    每天要坐享,要像每天跑步锻炼心肺能力一样每天坐享锻炼元认知能力。 认知自己的认知,思考自己的思考。 认知自己的认知...

  • 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普遍存在于公司工作之中,作为团队管理者最大的认知偏差主要在于自己和领导之间,因为工作的重点不同,个人的能力...

  • 元认知能力是什么?如何提升?

    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提升元认知能力有什么用? 因为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导自己——认知&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wf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