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超市逛买东西,然后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要买冷冻猪肉肠,像这种吃的东西我都会找它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有没有过期或者接近过期,保质期我很快就找到了,但是生产日期我整整找了五分钟都没有找到。
本来想放弃,但是因为超市又没有其他类似产品,只能继续找,而且心里也清楚这种大超市不可能让没有生产日期的商品进来。
最终在我快要不耐烦的时候,终于在它的背面透明处看到了一行及其不明显的、与透明袋子融为一体的小字。
因为这个插曲,我专门观察了一下那些保质期比较长的商品,像保质期六个月以上的酸奶或者是饮料,会发现它们的生产日期都会印的非常隐秘。
但是像一些保质期非常短的,比如说那些冷冻的酸奶,它们的生产日期都会非常明显的印在封面上。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那些保质期比较长的商品把生产日期印在非常不明显,是为了让消费者不注意这件事情;而保质期非常短的商品,生产日期印在明显的位置,是为了让消费者注意到这个事情,快速吃完。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我并不知道这个结论对不对,所以我就专门去网上查了一下,然后发现我这个结论是不对的,而且大错特错。
网上说那些食品的包装材料是预先制定好的,食品标签也是预先印好的,在制作的时候都是能大批量的印刷。
但是生产日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对同样一批包装材料和标签,可能会用很长一段时间在不同的时候生产,印上不同的生产日期。
所以生产日期只能是生产的时候才印上去,而这个是印上去是通过打码机喷在包装上。
像小规模的生产都是用手持打码机喷在包装的任何位置,像一些比较大规模的生产,它们的包装产品是在传送带经过,而打码机就固定在传送带旁边,食物经过就把生产日期和批号喷上去。
那这个时候喷码的位置,就会受到传送带和喷码机位置的限制,所以在现实中,一般是怎么方便就会怎么安装。
所以喷射的位置不见得是醒目的位置。
你看这就是我的结论与事实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我看到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对不对,如果不查资料,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但很多人会直接省去查资料这个步骤,就认为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就像网上的一些谣言,比如说骨头汤能补钙,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得肾结石等等。
像这些谣言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但他并没有去证实自己的结论,就坚信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然后就拿这个结论到处跟别人说,然后就形成了谣言。
古话说谣言止于智者,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让谣言止于我们,也就是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快速得出一个结论的时候,能不能多一步自查,相信就多这一步,很多谣言就能被扼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