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最后一天,应常熟文友盛情邀请,赴常熟采风。
同样都是出去玩,学生仔叫春游,文化人称采风,体制内讲考察,公司企业就是团建。小伙伴们么,一句话概括:东吹野花!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同样一件事情,居然有千百样不同的解释。这样一看,我们吃文字饭的人天地广阔,永远不愁没饭吃。
常熟距离吴江六十公里, 一早8点20出发,9点半已经到达虞山脚下。
常熟常去。吃蕈油面,爬古城墙,兜沙家浜,赏牡丹花,这些都是常规路线。这次么,肯定不走寻常路。所以,一到虞山,有个吴江朋友要求,先去吃特一碗不在常熟朋友路线安排内的蕈油面,立马遭到了吴江人的群起攻之。
9点40,第一站先去拜谒言子墓。常熟人言子名偃,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读书人到虞山,都要去拜一拜言子。拜谒过言子墓,一路往山上走。山色空蒙,满目葱茏。清明节气真是最适合的春游时期,春花烂漫,温度适宜。站在古城墙上远眺,整座常熟城尽收眼底。
在山下吃过午饭,穿过虞山公园,一路来到挹秀园,重点是要去赏三块奇石。
相传这三块太湖石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家的旧物。
常熟别称“琴川”,据传因为有七条河流宛如七弦琴。
常熟文友带着我们穿大街走小巷,特意沿着古老的琴川河走一走。辛峰巷东口的通江桥,初建于唐,是常熟现存最古老的古桥。
通江桥下有一座玲珑古宅,名为“可园”。一行人在古桥上坐等主人过来开门迎客。
可园小巧精致,占地面积只有50多平米,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说了只是路过看看,主人好客,执意要泡茶待客。一壶好茶片刻斟上,大家的关注点却在茶器上。可园虽小,但设计精巧, 连带茶器摆设,无不雅致美妙。
好茶吃过,继续出发。这次要去看的,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木香花。木香花常见,但是像如此繁花如盖的木香花却是第一次见。只见细碎的花苞密密麻麻结个罗多,见之却叹息:可惜了,早来了半个月。
常熟朋友讲:等花开了再来啊!据说,这是一处网红打卡地。花开时节,赏花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果然,好的风景就和对的人一样。不早不晚刚刚好,遇到遇不到,都是缘。
别过了网红木香花,醉尉街10号,这一个破败的大杂院据说大有来头。是唐代大书法家,狂草书圣张旭的故居。
这个时节常熟最出名的网红景点,肯定是颜港街的樱花了。错过了木香,却赶上了樱花,开得正是如痴如醉如火如荼。一路走来,真是摩肩接踵,游人如织,大家都想和花儿合个影,但是,要拍一张合适的照片,相当不容易。
路上偶遇一位老伯,要求我帮忙拍照。老伯满头白发,衣冠楚楚,精神矍铄。 接过老伯的手机,悄悄叮嘱旁边的小红:给我拍下来啊!前后左右,认认真真为老伯拍了十几张照片。老伯看过之后非常满意,谢了又谢。
问老伯今年几岁了?
老伯回答:93。我们都说不可能,顶多83。
老伯笑得一脸灿烂,特意拿出身份证作证。果然,出生1932年,虚岁93。
别过老伯,问小红:刚刚阿有拍下来?
小红讲:拍了。
拍了啥?老伯伯的照片啊!
个么,阿有拍我?
拍你做啥?你不是叫我拍老伯伯?
唉!果然狗仔队这碗饭,也不是人人好吃的。我特意关照了,你还是缺了这根弦!这个,叫作新闻敏感性。我叫你拍的,是我为93岁老伯伯拍照的场景。那么少了一篇新闻稿哇!
赏过樱花,又是一番穿街走巷。
这次来到了一位常熟画家的创作基地,又是一处古宅。
赏画游园,稍事休息,我们再出发。
这一路上的安排非常周到合理,走过路过,总会有一处歇脚之地。
一路兜抄曲折,目的地叫“南门坛上”。 这里有更多保存更好的老房子,老建筑。常熟朋友介绍,这里从前是一个繁华的街市,现在正在整修中。
一路走来,真的是感叹了一路。常熟有那么多的古迹,古街,古宅,都保存得非常完好。若是常熟朋友来吴江,要求也去看看我们的老街,我们带他们去看点啥呢?哪里还有古迹可寻呢?
下午三点半,来到这家位于“坛上”的江南忆书房喝茶。
坐下歇息片刻,忍不住又出去走走,这一走,居然有奇遇。
忆书房旁边有一座古旧的宅子,开一个小小的门洞。门口站着一位布衣青年,友善地对我微笑,问我:阿要进去看看?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蔷薇。
有蔷薇啊,当然要去看看。哎呀,这么大的蔷薇真的难得见到,种了好多年了吧?只可惜,现在还不到花开时节!我讲。
是啊,养了四十多年了!你想看它开花,加个微信,以后开花了我拍照给你看啊!微信一加,对方诧异了:啥,你就叫蔷薇?
所以,你一说有蔷薇花,我就要来看啊!这家的堂名叫做“随缘堂”。
夕阳西下,晚餐设宴山前坊,常熟文旅创意街区。山前街63号,有一处老宅叫作“临川阁”。是常熟市作家协会的创作研究基地。楼上楼下三开间的门面,适宜开会、吃茶、聚会。不对外,请一名厨师上门服务,再请一位阿姨负责招待。菜丰酒美,设施绝佳,所费却不多,真真好享受!
8点钟出发,8点钟回程,用足12个小时,一路暴走常熟古城,一天共走了一万四千步。
每年都去常熟,今年去的,是完全不同的常熟。人生总是在不断创造并经历着不同的喜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