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许多人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认为牺牲自己就是好人。错!牺牲自己只可能来自绝对匮乏的思想,因为它说:“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东西,所以我得当那个没份儿的。”这并不是好的感觉,所以最终都会导致怨愤。
除非先把自己填满,否则你没有东西可以给别人。人有责任让自己喜悦。当你把目标放在喜悦上、做着会让自己感觉美好的事,你就成了一个喜悦和快乐的人,成为你生命中每个人、每个孩子光明的榜样。当你感觉喜悦时,甚至连“给予”这件事都不必去想,就会自然地满溢出来。
一、如何做到两倍薪水?
昨天学习让我理解是人的心态。如果是为老板打工心态,可能工作想法就是发多少工资做多少事,反正事都是做不完的。如果抱着为自己打工心态(为老板打工的同时在为自己打工=并联),工作可能想法就是每天反思学到了什么,当时做得不太对的事正确应该怎么做,以警示不犯相同的错误。串联的事找到先后顺序,并联的事找到并联的方式 。合理串联并联以提高人生成长的效率 。
老师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和“不聪明的人”在一个地方不一样: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如果能用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话,那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出错?不断的反思与践行让新知识整合在自己身上。
《认知觉醒》也说,生活中我们的目标不是只是了解,而是为了面对选判断与选择。当局势不明,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办,错误判断又导致不良结果时,你拥有的知识体系能帮助你做决策 ,那才是属于你的知识。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 ,只有最适合自己当前的状态。只要现在学习知识能触动到当前自己,就是最适合,就去想这个点怎么让我真正的改变 ,与实践怎么融合。
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如果能用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话,那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出错?==找到触动点。并能让自己发现真实的改变 。是不是能感受到条条道路通罗马!
最终,心态不同的人(拿工资上班,拿到两次回报的上班),确实做出来的选择不同,做出来的事儿不一样,品格与质量都不再在一个层次上。这样的人在普通人的眼中可能有些傻,这样认真做什么,又不会多给你工资。但长期时间复利,就产生出不一样的人生!
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吧,所谓的“大智慧”,其实只不过是“把智慧用到大事儿上”而已。
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吧,所谓的“大智慧”,其实只不过是“把智慧用到大事儿上”而已。
思考与行动
1. 你喜欢你的老板吗?认同的他独到的眼光,看问题的深度,对事情的敏锐度。成功的人都独到的能力。
2. 在工作里,你能获得的成长是什么?界入更多管理,了解更多的人性。
3. 你热爱你的工作吗?工作是生活的底气,
4. 在过去的时间里,你有多少时间与精力花在了琢磨“大事儿”上?在学习叶老师时间管理后一直想找到自己优势所在。但笑来老师在认知教授上更有体系。
5. 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会经常这么想“嗯,有道理!那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呢?”----融会贯通的能力。我欠缺这个能力。遇到多想,找到触动点,找实际能运用的五个场景,多联系生活实践。如并联(工作心态,上班路上听书阅读,跑步听课,成长自己引导孩子,让自己每天喜悦起来活成光照亮家人)
二、公益投资要找“痛点”
公益机构-企业-政府-学校的4P跨界合作模式:政府出资采购并支持公益基金梦想中心建设和素养教育探索;学校打开校门,让老师与校长共同参与到新的教育模式的实践中来;企业捐出资金和志愿者人力资源,并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引入到公益梦想中心;基金公益方则提供平台与产品,一同为孩子们服务,让他们有一个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现阶段学校能提供的只是知识方面的提升,基金公益方找到了社会痛点提供出好产品补充了素养发展方面教育。“教育推动社会进步”是公益基金的使命。
感恩我们总能遇到很多勇敢的人在保护者弱者,守护着未来 。
三、理念
学区房是否还值得投资?在财力范围内,应当马上买。因为孩子的教育,是比钱财和房子更重要的事,在教育上多投资是值得的。如果房子流动性差且经济条件达不到,不花钱买学区房,但在家庭陪伴上花更多时间和精力,适当减少应酬和玩乐,增加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交流的时间,陪伴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一样会收获满满。
几大国有银行每年的现金分红还是很好的投资理财方式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