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听祖父念叨“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然后抱着一本《三国演义》看得如痴如醉。彼时,年少的我并不能明白。等到我读中学的时候,开始翻阅经典,此时,最吸引我的却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英勇热血,义字当头。我不知道古人为什么会有这段俗语,也许是因为两部作品都是和历史有关,所以人们才会放在一起对比、评论。但是我并不会因为这么一句没有科学依据的话而把一部这么热闹的作品收起来。《三国》虽然场面更加恢宏却总也没有《水浒传》那些英雄忠肝义胆最后却落得家破人亡、落草为寇让人唏嘘;尤其《三国演义》那些外交辞令、恢宏战场、诡谲朝堂更不是我的菜。想起爷爷那句老生长谈,很是不以为然,少年人不读这些让人激情澎湃的忠义故事,却要去看那充斥着阳谋阴谋的政治较量一点都不科学。
及至年长,有过一些风风雨雨,虽说不曾经历过什么沧海桑田,但是也明白了些人生的哲理,也明白了古人的哲理。孔子说要“因材施教”,这句话又何尝不是。《水浒》中各位英雄好汉以义为先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少年人朝气蓬勃,讲义气并不都是好事,一味的意气用事可能会造就一批聚众斗殴的小混混,而且这些英雄多悲剧收场,这种灰暗色调对少年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不利的影响。
《三国》就不同了。若是老年人读了《三国》,一方面他有足够的阅历,就是已经有了实践做基础,再结合理论,很容易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和尔虞我诈,成为书中的司马懿一类的人物;另一方面,若他年老时看《三国》,容易联想到当年的豪情壮志,产生英雄迟暮的感觉,从而布满悲观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