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三生,我一停下来学习就会很焦虑,止不住的算自己还能多考多少分,高考会不会考到很多我恰好不会的,然后我就考的很烂,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或者会考很新的题,我啥都不会
我止不住的这样想,一停下来就这样,像在憋尿一样难受
“高考80%考察的是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不敢相信这句话是真的,但是经过高考之后基本上都会信这句话“竟然是真的”,你细品。
换句话说,高考确实可能会出现你不会的题目,但肯定比例上也不会太多,因为高考并不是搞“奥数竞赛”。
而哪怕出现了你所不会的陌生题目,对于别人来说,不同样也是如此吗?
再说了,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终极检测的不是你会不会,而是一种比较----你比别人有多会或者有多不会?
做不出来没关系啊,你只需要比别人多做出来一点点就可以,分数其实最终也只是一个排位比较的中间媒介而已。
另外,我有一个重要的体会分享给你-----其实,很多人都高度了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才是很多人最终会后悔的地方。
按照开头那句话,“高考80%考察的是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多看到这句话,似乎就觉得,自己的中心就应该放到另外的20%,会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钻研难题偏题,他们以为等到了高考做出难题偏题的话自然才可以把自己和他人的分数拉开差距...
但事实上,对于百分之95%的考生来说,真正拉开分数差距的,并不在于那些难题和压轴题,而在于80%的基础题----这是无数考生会追悔莫及的地方。
在复习的时候,很多人不屑于花太多精力去做巩固检测那些基础知识,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基础题目做起来没有难度,那些基础知识复习起来枯燥乏味,还是研究难题有意思,还是去破解压轴题有挑战性.....但很显然,从事实结果来看,很多人其实把精力投入到了错误的地方。
我希望你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你只要能够把80%的基础题做好,把该拿到的分数拿到,你就很不错了。”
所以,我觉得你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焦虑的,但是最好的焦虑的轴心换一换,不是“高考会不会考到很多我恰好不会的”,而是应该去想“高考的时候我会不会把原本可以拿到的分数都丢掉”。
高考之后,你不会因为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而后悔,你只会因为错失那些本应该收入囊中的分数而捶胸顿足。
你的重心应该放在80%的基础知识之上----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更是应该检测基础排查基础巩固基础,现在去研究什么难题怪题压轴题,老实讲,效果甚微。
更何况,你在20%的部分并没有一战之力,不是吗?
最后,可以让你放平心态的还有这样一个事实:你高考会怎么样,你过去的三年时间已经大致决定了基本盘,不是你这最后一个月可以颠覆的,所以还不如放松点,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