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就是那个扼杀孩子天性的坏家长》

《我就是那个扼杀孩子天性的坏家长》

作者: 周道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21:40 被阅读0次

  初为人母时,我们享受小不点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每天逗逗他,亲吻他,听他发出咿咿呀呀的萌音,心里就像罐了蜜般。

  渐渐的,小萌宝开始盯着大人的嘴巴学说话,撑起小手学习爬,一步步,慢慢走出了自己的独特步伐,形成自己的思维魔法。

  有时候,莫名的话语,惊人的词句,会让我们瞬间感觉,他正在飞速的长大,快的让我们的技能完全跟不上,心里也越来越焦虑……生怕一不小心,培养出熊孩子。

                                  1

  孩子不爱刷牙,一开始我也是耐下心来说教,想着不能吼孩子,要循序渐进,努力维持笑容,一遍遍的教着。

  孩子不肯吃饭,极度挑食,就想尽办法,换着花样的做各种精致的小食物,哪怕是花上一两个小时,也陪着他慢慢吃完。

  孩子不爱洗澡,总是大吼大叫,每次都在我情绪爆发的边缘疯狂的试探,但还是压着所有的火气,哪怕折腾的精疲力尽,也想着,毕竟还是孩子,贪玩是本性,不能扼制他的天性。

  直到……

  在无数次精疲力尽后,孩子依旧没有一点变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小情绪越来越多,动不动就发脾气,扔东西,我开始反思,开始担忧。

  请教了很多妈妈,也看了很多书籍,一句话贯彻始终:他们的调皮,都是想象力的培养,不要破坏孩子的想象力,更不要扼杀他们的天性。

  可是,放纵和迁就,真的是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吗?

  无数个失眠疲惫的夜晚后,我开始给孩子立规矩,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语气眼神,我都严格要求,对于这么小(4岁)的孩子来说,或许很长一段时间都收效甚微,身边很多人都说我太苛责孩子,要求太多,立规矩立的太早,也许是?也许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初夏,温度适宜,我陪着孩子在走廊读绘本,听到妈妈热情招呼客人的声音,孩子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睁着小眼睛,好奇的张望着。

  远房的一位阿姨来做客,平时也很少走动,妈妈欢喜不已,想着阳光和煦,温度适宜,就提议一起去划船,我们也欣然同意,最开心的就数小不点了,一蹦一跳的小步伐,惹得一片笑声。

  一行人上了车,孩子也不怕生,萌声萌语,很快就和新认识的阿姨玩在了一起。

  小孩子喜欢的游戏,总是会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玩,拿着个毛绒刺猬,假装刺猬有锋利的刺,刺在阿姨身上,阿姨的反应也满足了孩子搞怪的个性,于是,同一个游戏,不停上演着。

  在看到阿姨明显有些兴致缺缺时,我阻止了孩子,可是孩子正在兴头上,有些约束不住,我抱歉的跟阿姨建议,让她跟孩子说停止这个游戏,可是她却说,没事,小孩子爱玩是天性,这样的孩子有想象力。

  于是,孩子更加闹了,阿姨的笑容也越来越疲惫,却还是无奈的继续陪玩下去。

  那一刻,我看到了不久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状态,疲惫又无奈。

  夜晚哄睡时,我严肃的跟孩子说,以后再喜欢玩的游戏,只能玩三遍,要学会停止。孩子嘟着嘴,显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点了点头。

  有些规矩和习惯是潜移默化的,一直放纵不可取,过于严厉也不可取,这中间的平衡点很难取,可是我宁愿偏向严厉一方,让孩子早早有规矩的概念。

  不讲大道理,只是立规矩。

                                    3

  我的车子曾经被一个孩子划伤过,上面密密麻麻画了很多歪曲的图形,孩子的父母买完东西出来,连忙跟我道歉,可是转身,就听到孩子的母亲说:“你看,小宝画的像不像小花?”

  “是有点像。”

  “小宝画的真好……”母亲欣慰的拍了拍孩子的头。

  直到他们离开,都没听到父母责备孩子一句,我能想到,这个孩子之后,还是会继续在车子上“画画”。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餐厅吃饭,期间,邻座的孩子一直揪我朋友的头发,朋友想着毕竟还是孩子,无奈的笑着,孩子的母亲也意识到了,说了孩子几句,就继续埋头玩手机了。

  脾气那么好的朋友也黑了脸,孩子见没了“玩具”,竟放声大哭了起来,那位母亲终于有了反应,可是却是抱起孩子安慰,还小声嘀咕着:“小孩子调皮,是因为在动脑筋,有些大人比小孩子还不懂事,只有傻子才坐着不动呢!”

  我和朋友当时都没了吃饭的兴致,离开了餐厅。

  这样的经历,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不会在心里说一句:“怎么会有这样奇葩的父母?培养出这样的熊孩子。”

  孩子的有些行为,不是在动脑筋,也不是在释放天性,而是在搞破坏。可是很多家长和长辈往往会觉得,那才是可爱和聪明。

  聪明一旦变成自私和有恃无恐,就和天性没有任何关系了。

                                  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什么时候立都觉得太晚,因为这是潜移默化成的习惯。

  有些孩子缺乏边界,不守规则,但是家长却浑然不知自己的错误,在孩子面前活生生演绎了“熊”的模样。

  我就是那个破坏孩子天性的坏家长。

  孩子在车上大吵大闹,不是活泼,是没素质。

  孩子一直揪着别人的头发当“玩具”,不是在动脑,而是没教养。

  孩子划伤别人的车,不是在培养“画画”能力,而是在搞破坏。

  ……

  很多时候熊孩子不是自己要“熊”的,是因为大人一次次“熊”给他看,不仅为他的“熊”买单,还鼓励他继续“熊”下去。

  教育一直都是一道无解的难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愿我们都能和熊孩子握手言和,前提是,没有“熊”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就是那个扼杀孩子天性的坏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mp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