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新年伊始之际,我第一次接触简书,用简书。我的定位很简单,简书,我是用来督促自己日更的工具,与我的文章质量好坏无关,与我所写字数多少无关,只与我的个人喜好有关。
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在简书上写作的简友,应该都和我一样吧,水平不咋地,只为记录而记录。至少,介绍我用简书的几个简友,他们对简书的定位是如此。他们的文章我也看了,几十字,上百字,上千字,就是自己生活冗长的记录,能看到的干货不多。
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个问题,若能轻易地得到答案,我从不舍得花时间去深究背后的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听他人经验,请教别人是我认为获得答案的最佳途径。每每我还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感觉自己花少的时间,解决多的问题,赚了。
我是个粗心的人,也是个浮躁的人,其实我懂,但我死性不改。吃过亏,没碰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我是不会轻易反思,这么说我应该还是个固执得要命的人。
我挺喜欢文字,但我估计很多时候我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罢了。毕竟,我是个不舍得花时间投入深究意义的人。
在简书上写作,我从未第二遍看过自己的文章。我一口气呵成,直接提交。从未检查错别字,段落……我觉得不会有人看,就好比,我几乎不看简书上别人的文章一样。就算有,也是走马观花。
2020年1月19日,周日,上午,补上春节的班。办公室挺闲,有人聊天,有人喝茶,我,仰躺在办公椅上,刷手机,刷到了简书,随机点开了周老师的文章。
开始我是很放松悠哉悠哉地看,看了两篇以后,我马上坐起来。我心里想,不得了,简书上还有如此高人。于是我又看了几篇下去,我开始准备拿笔记录这里头的文字。
纸笔都到位了,我准备翻回去再读读我看过的文章,我发现,好几篇文章的内容,我都不懂的如何摘取。好像整篇满满的都是干货。按捺不住内心欢喜,我给老师留言,我要加入老师的写作群,然后就是等待回复的过程。
我想象中,进群估计有门槛,一般所谓的高人,要么收费,要么提出一定的准入标准。我想我这小白,估计没多大的戏。
等待回复的时间总是漫长的,那个上午我刷了好多遍简书,终于,我看到了老师给我的留言回复,添加他的微信号。
我发了三四遍请求,因为可能刚开始老师忙,没有同意,我以为老师看不见,就连续发了好几遍。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心急的人。
后来,我进群了。听老师的话,我做了自我介绍,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还真不知道,在这个群里头,我要做什么,群友之间如何交流。我开始我的观望。
偶尔我会群里冒冒泡,偶尔我会看看群友的分享,交流。几天下来,发现了一个特点,老师每天都有更新文章,群里的其他小伙伴也在更新,并且,更新的时间,都是我还没睡醒,或者睡懒觉的时候……
群里分享的文章,质量都很高,交流谈话的水平也很高。我开始绷紧神经了,这个群,不简单呀。我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在山底下抬头仰望已经登上山顶的人们,敬佩,仰慕,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进错群啦……
我觉得自己应该先在这个群里头默默潜伏一段时间,修炼修炼。但我是个浮躁之人,没多久就开始蠢蠢欲动,巴不得让老师给我点评点评我的内容。
我的文章从不做修改,第一次就被老师发现并点出来,同时存在的问题还有段落太长,一逗到底,不会用标点符号。第二次,我稍微注意了段落,依旧没有再做修改,这次老师的批评严厉多了……
我意识到,我的粗心原来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我意识到浮躁之人做任何事都做不好,我意识到,我的想当然是在浪费他人的时间……
这都是老师的批评,让我醍醐灌顶。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改不掉的毛病,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不好的毛病除了带给自己不良的影响,更是对他人造成麻烦和伤害。
我想我习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满心以为自己就是对的,其实想当然,我无形中应该也伤害不少人,但我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过错。
我更多时候都是用一种及其苛求的眼光去审视周边的人,去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应该怎么做,但我很少意识到,其实我自己做的并不好,或者其实大家都在包容我。
说实话,我还是挺珍惜能够如此被一针见血批评的机会,能够让我越来越清醒。老师说,我的文章自己得改二十遍了发出来,我写到这,我回头已经改了删了两三遍。在这之前我从未这么做过。
认真做事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我庆幸,我现在认识还不算晚。现在在简书上,不管写什么内容,发表什么内容,我再也不会轻率鲁莽。至少,我不能对不起看我文章的读者的宝贵时间。
希望老师多多批评指点。希望自己做人做事能够有所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