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有感

读《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有感

作者: 一颗花生米 | 来源:发表于2021-01-22 18:27 被阅读0次

当我看完《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时,我很奇怪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为什么给这本书起这么长的名字,或者说此书的译者孔祥立在翻译时为什么不给此书起一个短的书名。

我可以理解作为一个翻译外文书籍的人对原籍作者的尊重,可以理解书的作者——毛姆——对自己作品的喜爱。它——这本书——好比是毛姆的孩子,一个父亲为自己的孩子起一个名字只需要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可,无需别人的认同,因为那是他的孩子,仅仅只需要这一个理由。

这本书和我看过的毛姆的其他书,如:《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面纱》、《刀锋》并不相同。虽然同是长篇小说,但这部小说里面有一些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工作、生活(或者说一小段的人生),通过对马基雅维利以及他接触的人、他身边的人和一些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折射出人性的贪婪、虚伪、奸诈、残酷、现实、沉稳、多变,真是人性百态啊!

书中人物并不算多,人物的名字也不太好记,好在我看外国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并不会刻意地去记人名。恰恰相反,我一直希望忘记看过的书中的人物姓名。我所看重的也是我注重去记忆的是书中故事的情节、小说的架构、作者的写作技巧、小说阐述的道理以及我不曾接触或者说也不可能接触到的一些历史事件,小说中人物的姓名于我而言无非是个符号而矣。

《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这本书中一些人物身上的丑陋的人性,其实在我身边的某些人的身上也能看到。看完此书的很大一部分收获是让我意识到需要对身边的人再仔细地观察观察、仔细地分析分析,看看某些人身上的势利、虚伪、好色、自私、懦弱、贪婪,也看看某些人身上的正直、善良、诚恳、踏实;看身边百态,看小人物的内心;看某些人相互间台面下的明争暗斗、相互倾扎,也看他们相互间台面上的一团和气、拉帮结派。这好比看一出戏剧,不是在影院,不是在剧院,就在身边,真人、真事、真情节。没有演员,但各个都是演员;没有剧本,生活和工作就是剧本;没有舞台,茶壶般大的单位就是舞台;没有导演,因为无需导演,他(她)们各个都在自导自演。

而我,恰恰是一名观众,是阿尔贝•加缪笔下的局外人。

当然,我乐于作一个局外人看免费的戏剧。它可以给我带来灵感和素材,给我的生活带来乐趣,尽管有时也会带来些烦恼。我还可以用手中这只拙劣的笔在我的天地里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故事。生活的舞台其实需要这些人,正如林子里面需要各种各样的鸟儿一样。因为这样,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看见不同的画面。细细想想,我需要这些人,真的,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这也是——也是我一直想对他(她)们说的话。

相关文章

  • 读《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有感

    当我看完《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时,我很奇怪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为什么给这本书起这么长的名字,或者说...

  • 君主论14

    马基雅维利

  • 残暴的马基雅维利

    1.矛盾的马基雅维利 说到马基雅维利这个名字,更多的人会想到马基雅维利主义,想到《君主论》。可能这部分人也会听说过...

  • 马基雅维利主义

    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所谓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一种行为系统。 马基雅维利主义有何特点?第一,缺乏...

  • 《马基雅维利语录》书摘一

    《马基雅维利语录》书摘一

  • 《君王论》摘要

    《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著徐继业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要全面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仅读《君王论》是不够的。稍晚于《君王...

  • 哲学的故事 - 文艺复兴时期

    马基雅维利 这是令自由派深恶痛绝的一个名字,一旦人们提及马基雅维利主义,那泼过去的就是指责与鞭笞。 马基雅维利是政...

  • 《君主论》读后感

    马基雅维利生于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正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所以读《君主论》的时候,我很明显感觉到马基雅维利...

  • 马基雅维利—尼科洛的微笑—政治人也可爱

    这本《尼科洛的微笑》是马基雅维利的传记,但是作者维罗利教授最想让我们了解的,却并不是马基雅维利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

  • 马基雅维利

    《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利传》| 刘玮解读 《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利传》| 刘玮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彼时此时——马基雅维利在伊莫拉》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re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