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蕊收获了人生第一封情书
年少的时光总是美好的。
那时候春蕊生活在一个以莲子而闻名的小城,据说其中的圣莲子是千年遗留下来的一颗种子,一枚不朽的化石。
满塘莲花,风吹荷动。莲花的香,与别的花香不同,淡雅清香,似有似无。
最喜欢莲花的风骨,出淤泥而不染。远远地望去,波光潋滟,一池碧萍染透了半边天,就连池边的翠柳也被熏得多了几分醉意。
每天傍晚时分,春蕊总会和一群伙伴在这富有诗意的塘边学诗,写诗,诵诗。那是一个为新诗倾倒和狂热的年代,读北岛,读顾城,也读其他。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她们最常朗诵的诗,以高尚为指引,为诗献礼。这些诗句,和血液一起流淌 ,镶嵌进记忆里。
她们自己的诗写得不怎么样,但却是她们最真挚的情感,是青春的注脚,是整个夏天。
春蕊在这里收获了人生的第一封情书。
给她情书的少年住在小城里的一条铺满石板的小巷深处。这户人家据说是去年搬来的。
少年经常与她交换着诗集,当一本本发黄的书在她手中传递时,书上还散发着另个人的体温。
而当她在书中发现一封叠成三角形的信时,情书仿佛是从云缝之中飘然而来的。它的呢喃之声偶然让春蕊想到了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
然而,她紧紧的握着纸条,身体和精神都战栗着,那是青春生活中从未被撕开的战栗。随后,爱的懵懂在春蕊的内心泛起浅浅的波澜。
……

夜幕降临,春蕊和伙伴们就开始了新的活动,那是属于孩子们的聚会
晚饭过后,整个小城的孩子们都会来到一棵古老的树下,玩“躲猫猫”。
一棵老树,见证着这个小城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繁衍生息。
家里的长辈都来到树下,石头上,板凳上,蹲着的,站着的,聚满了人。
捉猫猫的小孩就趴在树上,闭着眼睛,倒数20个数,20,19,18…
猫猫们四散跑来,有的藏在胡同深处,有的藏在附近的树后,有的藏在房子里,有的藏到树洞后面。
春蕊跑进了一个胡同,因为她想借着躲猫猫的时间看那封情书,这是她的小秘密,而那个少年已经回家了。
当她展开这封情书的时候,结果是一阵心跳的肃静,一页白色的纸在微风之中战栗着,同她青春的、惊奇的战栗一样。情书继续着那种肃然,但无论如何,她已经看到了它,拨开了青春迷雾,刻画着一种心悸、惊喜的色彩。
…3,2,1。我来喽,捉猫猫的孩子迅速出发。在大人们的指引下,很多猫猫都藏不住的,树下的大人们都很愿意偷偷帮助他。可是,一些老猫,就连大人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夜深了,小城里的人被蚊子咬的苦不堪言,聊的还不尽兴,却也只能作罢。可怜的捉猫猫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找到全部的猫猫呢。
小城里的人,是不会早早回家的。
无论大人,孩子,都一股脑涌入小卖店。大人们打上几轮麻将,孩子们买点零食,就在院子里边吃边闹。
春蕊不买零食,也不打闹,就傻傻的看着大家。
一封情书用可能的方式敞开着,散发着甜蜜的芳香,飞速地驰过她所看得见的片片莲花。春蕊被一个住在小巷中的男孩倾慕着 ,被一个男孩那激动人心的钢笔字所笼罩着。
她第一次想象那个男孩坐在窗口的身影,她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朦胧的幸福,仿佛有人在等自己。
伙伴们玩得热闹,春蕊的内心也是奔腾着的。
她灵魂迸发的渴望令她不安,这种渴望像莲花一样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她渴望跟少年交换诗集,渴望书上的温度,渴望下一封情书。
“春蕊,春蕊,该回家了”伙伴们嚷嚷着,吵醒了她。
没人能懂,一个小城里所有的人竟亲如一家。但是春蕊不会跟任何人分享这份情书,因为这是属于她的青春。
月亮困了,人们各回各家。

青春里懵懂的爱,没人能说的清,更没有人愿意去说
夜色怡人,春蕊睡不着了。
她翻来覆去的回想着白天的那些事,赏荷,作诗,久久不能平静。
更难以忘怀的是那份情书,是躁动的青春呀,吟唱着爱情的歌。
第二天,少年约了春蕊来到电影院,春蕊没有拒绝。
电影院应该是处旧厂房改造的 ,座椅很密很凉,门口挡着厚厚的旧帆布门。因为进出的时候,多半都会被人摸一把,因此看上去油腻腻的。她们坐在那样一处简陋的电影院里,全身心地盯着屏幕,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哪一个细节。看到有拥抱和亲吻的镜头,女孩会脸红心跳,男孩会吹口哨,掩饰着窘态。
春蕊的脸红的像个苹果,灯光下,泛着微光。
阴暗的灯光下,春蕊的手被碰了一下,她的心快要跳出来了,身体不自觉的远离了少年。
这样一来,少年开始着急了,他巧妙地问春蕊昨天有没有发现一张纸条。春蕊紧紧拉着衣角,慌乱的说道:“纸条,什么纸条?我可没发现什么纸条。”话音落下,电影院一片寂静。
出了电影院,少年低着头,看着脚下的青石路不说话。那天她们交换的是《人间词话》。春蕊接过书,他的体温留在了发黄的封面上,而自己的体温也留在了另一本书中。不同的是,没有三角形的纸条,没有情书,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给春蕊写过情书了。
这之后的塘边作诗,春蕊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少年。

春蕊明白,有些人,就像情书一样,只能在回忆里陪伴自己。
再见那个少年时,却是分别。
当那个住在小巷中的少年随同父母迁移时,也正是我还书给他的那个时刻,塘边莲花开的正盛。
少年看见了我,此刻他终于把那只笨重的箱子扔到了小马车上,他满脸汗水,没有解释这次突如其来的搬家活动:少年的父亲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终于可以把他们一家调到外省,他们的老家。
目光相对的一瞬,马车就开始朝前移动了。春蕊看到了少年的眼中尽是留恋,满眼小城,满眼是她。
从此,二人再无联系。
……
经年之后,春蕊的青春遗留在了小城。那封情书一样泛黄的时光,因为纯粹而美好,因为美丽而盛开,盖着青春的邮戳,在记忆中永远地定格。
好故事在故事优选
作者:雨过心殇,原创作品,谢绝他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