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到理解
廖一梅在《柔软》中说:“在人的一生中,遇上爱,遇上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身为一名心理教练,在沟通中我尽量理解坐对面的人,放下自我,聆听他的生命故事。延伸到生活,尽量理解旁人,也渴望被亲近的人理解。不厌其烦阐述:“我是这样的呀... ...我并不是,而是... ...其实我本心是... ...”
什么叫“无知者无畏”,无知时多次打断他人,说“我理解你”。随着心理沟通一桩桩做下来,发现理解是如此艰难,人与人之间的感知差距犹如鸿沟,而感知和事实差距又如此之大。每个人活在由自我感知构建的城堡里,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这一认知越深刻,越呐于言,越不敢轻谈“理解”。这是第一重体现。
深知“理解”艰难的第二重体现是,越来越不愿意解释,因为毫无必要。有心的人会理解你,无心的人,解释往往越描越黑。且解释,是另一种外求,这外求意味着内心的脆弱与抓取,也往往求而不得。
第三重体现是理解自己。扎西拉姆多多说:“因为了解到世界的广大与多元,并觉知到自我的局限与狭隘,所以允许自己不懂得他人,也允许他人不懂得自己;所以不试图凌驾他人的意志,也不轻易投身于他人制定的评价体系。这大概就是最自由的孤独,最温柔的叛逆。”
2.独处时段
回顾这几年来,成长进步最快的几个时刻,无外乎是独处时刻。所谓的独处并非环境或现实中的独处,而是内心彻底的停止外求,安住内心的独处状态。这寥寥的几回独处时段,至今仍有画面感——无外乎是外求到极致而不得,因而不得不潜回内心,独处专注做事的状态。
2015 年在长沙,连续一个多月独自固守“大本营”。无有依附,无可推卸,反而迅速调整生活节奏,调整工作状态,以个人为中心重列工作计划,一点点推进,内心笃定,异常充实。某一晚,仍然是凌晨下班,走出办公大楼,临近天桥洞口时,忽然下起 2015 年第一场初雪。细细密密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纷纷扬扬而落,我仰着头看了许久。内心宁静。有生如花卉的珍惜与愉悦。
那段时间亦开始犒劳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每日喝咖啡、看书、写文章,便忙里偷闲给自己 2 小时理想人生。每日完成工作安排后跑到临近“阅读花园”,学习积极心理学,做笔记,写日记,写文章,许多文章是那时写出的。
再后来的独处时段,应该是 2017 年的自由职业吧,那可真是彻头彻尾的独处时光,阅读、思考、写作陪伴自己前行。在这一年的独处里,我学会时间管理,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并养成了极简生活习惯。这一年,我刻意远离大众,两耳不闻窗外事,是难得的纯粹时光。极致的独处,极致的孤独,思考也极致地深入。就在这段时间,寻找到自我精神核心,并清晰使命的意义,建立自我思想体系的框架... ...
这段时光过的并非轻松,有许多焦虑、压力、不安,许多挣扎、迷茫、摇摆... ...同时这些,正是推动自己向前的力量。这算是一段纯粹的思想实验,在无菌实验室进行的。当我从这间无菌实验室出来,发现自己改头换貌,创造的世界体验也全然不同了。
3.独处时光
如果要把生活中细小的独处分为“独处时光”,我几乎每一篇满意的文章都源自独处之时。几乎每一次灵魂的休憩,能量的补给,都源于独处之时。
我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写日记,不看手机,不说话,不回讯息,以保持内心最大化地宁静,在这样的宁静之中,开始写日记。每日洗漱是洁净身体,而每日日记是洁净心灵。这一颗心——倘若带着觉知——会发现无时无刻不被沾染,一念接一念,一簇欲望推搡着一簇欲望。我们就这样被习性,被欲望,被外界发生推搡着前行,跌跌撞撞,毫无觉知,毫无自由可言。
修行时很喜欢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修行一段时光才发现,固然是“苟日新”,同时也是“苟日旧。”新的觉悟升起,同时,旧的习性亦席卷而来。
独处多重要。独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智慧在此刻涌现。
而独处时的营养补给,绝大多数是阅读和写日记。每一次的独处,都让我发现自己的迷失——可见迷失是常态,独处才是短暂地回归时刻。忍不住想,那些长时间不曾独处的人,生活在迷失中的人,该是怎样地机械式反应地痛苦啊。继而又想,那些始终安住内心的人,面对世间万境交集而此心不动的人,该是怎样地愉悦、安定、能量流淌啊。
以前的独处,是由于“生存本能需求”——倘若超过连续一周没独处时间,我便如同干涸的鱼般。剩余的时间是撑着一口气与人周旋,压抑到大口喘气,如同缺水的鱼长大口呼吸。
待 2017 年学习身心灵深入,待学习内观禅修,才知道独处背后的修行原理。呼吸是心灵的避风港。我们随时可以潜回内心,让心灵得以栖息。
因此我的生活精神核心是:安住中心,向死而生。
今日这篇文章,便是独处的产物,亦是独处的独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