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齐帆齐微课(1)《冬牧场》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

齐帆齐微课(1)《冬牧场》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

作者: skyonly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4:55 被阅读0次

    这是一本被埋没的书,我一直认为它该是摆在书店畅销书的堆头上,也许它是我的心头好。所以格外的偏爱它。

    作者李娟出生在新疆,作品多为散文随笔,一个混迹在少数民族之中的汉族人。因为没有户口,她曾被学校拒之门外,上到高中索性退学,跟着妈妈在阿勒泰地区开裁缝店,小卖铺。她的作品大多记录为新疆阿勒泰少数名族的生活​。2017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而《冬牧场》则是作者参加《人民文学》非虚构写作计划,跟随熟识的牧民深入阿勒泰乌伦古河以南的120公里处的冬牧场共同生活3个月的真实记录。

    哈萨克牧民的牧场分为春秋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据统计他们平均每4天搬一次家​,冬牧场和夏牧场较近的牧民则每​12天搬一次家。本书背景则是牧民需要跟随羊群迁徙进入冬牧场-“冬窝子”生活,而搬去冬牧场意味着半个月都在搬家的路上,追马赶羊、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每天晚上睡不足四个钟头,还要抵抗低温寒冷。作者从衣食住行到生活趣事等多方面深度解读了居麻一家在冬窝子是如何生活的。


    居麻的家

    居麻一家的衣食住行

    住:进入“冬窝子”后“牧民们在背风的洼地挖一个两米深的坑,羊粪砌成墙,房顶铺上干草,搭上木头压上羊粪,再修一个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上简陋的木门算作房子,这个就叫做“地窝子”,就是一家人住的地方。

    ​衣:冬天冷,衣物厚重,破旧紧缺​。大多是用动物皮毛做衣服,如:居麻因为串门时把毡筒落在了岳父家,所以穿靴子时,穿毡袜还要在脚踝处裹上骆驼毛​御寒。居麻的羊皮裤更是用两张羊皮做成的,一个裤腿是羊羔皮比较厚实,另一个则是用老的羊皮做成的,不耐寒。

    ​行:​骑马、骑摩托,汽车。骑马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赶羊群,赶骆驼群,找羊找骆驼。骑摩托和坐汽车都是不常见的。坐汽车只有搬家时或者孩子开学了要从牧区返校时才能坐一两次,而且常常是超载,坐四人的汽车挤八个人或者坐满人的车再塞两匹马也是有的。

    食:饮用水是人工收集的雪水,融化沉淀后饮用。日常饮食是喝茶泡干馕,冬宰时会杀活畜储备肉过冬。还有奶疙瘩一种自制奶酪、包尔沙克一种油炸的面食、自制的黄油,还有一些杏干、葡萄干等,没有新鲜蔬菜瓜果。

    贫瘠而干涸的牧区,生活的艰辛的牧人从不抱怨,因为这是荒野,什么样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样的灾难都得吞咽,什么样的生活都得继续。

    居麻

    荒野主人们的生活态度

    居麻是家里的男主人,是出了名的酒鬼兼赖皮鬼,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值得钦佩和尊敬的人。他做事踏实仔细、为人机智风趣,耐心温柔皮,冬窝子寂静又单调的生活和沉重又艰辛的劳作让他变成有趣的人。他对着不听话的牛用简单的汉语说“你不是人”,时常欺负“梅花猫”但又大块大块给猫削肉吃,还让嫂子给小猫牛奶甚至把它放在被窝里。

    居麻的妻子我们称为嫂子,嫂子沉默寡言、勤劳能干。嫂子在炸油饼时烫伤了,却不去立即用冷水浇洗患处,而是继续打捞锅里的饼。事后才知道,嫂子的烫伤非常严重,躺起了一大片厚厚的水泡。好像受伤这件事的严重性远远排名在几只炸糊的油饼之后!

    熊猫狗是一只胖狗,没有窝,它睡在地窝子顶上的迎风处每天晚上有一份两三块旧馕的狗食,但时常冻成冰坨子。谁也没想到冬天孕育的季节,最先产仔的是熊猫狗而且是在零下42度的晚上,后来在四处漏风的临时狗窝中,熊猫狗一共产下6只仔而且全部活了下来。

    正如书中所写“也许真是我大惊小怪了,生命远比所看到、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


    转场途中

    作者在体验什么,我们在看什么

    是体验在“冬窝子”需要背雪水回来煮雪水布茶做饭;还是了解一棵白菜能吃两个月;还是品尝新鲜的牛奶和硬邦邦的奶疙瘩吗?还是学习捻羊毛线、合股毛线、绣花毡以及生活中许多的小技巧和小常识吗?

    其实,一离开“冬窝子”,这些技巧都用不上了,一开始时大家都认为作者坚持不了几天,认为她呆几天就会腻了,但是到后来不仅没有走,还和居麻一家相处愉快。作者仅仅和他们度过了一个冬天,牧民都觉得惊奇,别人来体验一下子他们觉得别人受不了这个苦会逃跑,他们这样生活了一辈子却没有跑,不是应该更惊奇吗?

    关于阿勒泰这片土地,从网络上能查到的数据仅有2010年的人口普查,其他经济发展及社会形态数据均始于2013年,政府提倡退牧还草,建立定居点,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生活移民哈萨克斯坦。李娟深入“冬窝子”记录下来的文字是在2010年,按照书中的说法是最后一年,也许那片不被人关注的土地已经没有人在放牧了,也许哈萨克族古老的游牧文化也慢慢消逝了。

    2020年的今天,我能搜索到的资料是乌伦古河已经是旅游景点了。假如所有的牧民都移居定居点,居麻也去了,用退牧还草政府的补贴款去买了一辆车,还拉的到搬家的人吗?牧人与荒野的命运都改变了,如作者所言,“越是向大处奔去,却越是为细小之物跌倒。”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这最后的游牧景观,牧人默默无声的一生,已经随着时代的脚印远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帆齐微课(1)《冬牧场》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ys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