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我的父亲》的过程中,发现脑海中父亲的形象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经过生活的洗礼,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年少气盛时对父亲的很多怨怼,逐渐变成了对父亲的理解,自己整天挂在嘴边的换位思考有了切身且深刻的体验,跨过知识与体验之间的这道鸿沟,才能将知识落地生根。再来记录一下记忆中的母亲,重构属于我的记忆。
我的母亲比父亲小三岁,属猴,一九五六年四月初六出生在离父亲家十几里路的村子里——朱陈沟,不同的是这个村子比父亲所在的村子大的多,母亲姓赵,赵姓是村里最大的姓。母亲的家族相比父亲家兴旺的多,母亲是老小,上面有四个哥哥,一个姐姐。姥爷去世的早,妈妈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太姥爷身体挺硬朗,活的80多岁才去世,上次回老家偶然间听妈妈说太姥爷懂中医,经常给邻居们治病,还有家传治疗疥疮的秘方,留下一本医书,我还让母亲回舅舅家的时候找找太姥爷的那本医书。母亲提起太姥爷很疼爱她,经常瞒着哥哥姐姐给她好吃的。姥姥个子不高,裹着脚,我印象最深的是姥姥经常盘着腿坐在炕上吧嗒吧嗒抽旱烟袋。大舅是姥爷兄弟的孩子,父母去世的早,姥姥就担起了抚养大舅的义务,大舅很争气,学历是家族里最高的,最后当了中学教师,一直到退休。姥姥脾气特别好,抚养几个儿女成人,后来又帮着看孙子孙女,姥姥家孙辈里兄弟姐妹多,小时候的我经常赖在姥姥家不肯回家。最佩服姥姥整天颠着小脚忙活地里的农活和家务活,总是闲不住。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妈妈的兄弟姐妹间很团结,经常互相帮衬,直到现在也是这样。
母亲和父亲一样,也是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能上到初中识文断字很不容易,这得归功于姥姥的坚持。一九七八年腊月初三母亲和父亲结婚了,从认识到结婚两个人也没见过几面,婚后的小日子过得并不是特别顺心。在我和弟弟出生前后那几年,奶奶经常打骂她,怀上弟弟以后因为超生在亲戚家躲了好几个月,最后不得已挨了罚,家里能搬走的都搬走了,真可以用家徒四壁形容。母亲那段时间经常以泪洗面,埋怨奶奶经常打骂,埋怨父亲不帮她,埋怨父亲没本事……种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成为争吵的导火索,应了那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即便如此,父母对我们两个很疼爱,我从小没挨过打,弟弟由于太调皮偶尔会被揍几下,点到为止,不会真揍。面对这样的生活,母亲继承了姥姥的坚韧,仍然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母亲的手很巧,上初中之前我和弟弟的衣服都是她到集市上扯了布用缝纫机给我们做的,而且样子都很时髦,穿出去倍有面子。母亲还会织毛衣、毛裤、手套、围巾,凡是和针线有关的没有她不会的。
母亲经常教导我们要讲究礼仪礼节,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我和弟弟都有打扮整齐,见人要打招呼,绝不能在人前失了礼节。母亲特别爱干净,谁到我们家都禁不住把母亲夸赞一番,我们俩可不这么认为,条条框框太多了,从外面回来要把鞋上的泥巴刷干净,不洗手不能吃东西,不洗脚不洗脸刷牙不能睡觉,大冬天一个周左右就要洗一次头和澡,换干净衣服,这些要求在现在的条件下看起来很正常,可在当时的农村条件很差,到处都是土路,出去一天一身土,到了冬天没有热水器和暖气洗个澡能冻死人,一度我们都认为母亲是不是有洁癖?!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弟弟被母亲摁倒热水里使劲搓洗头发脖子,弟弟哇哇大哭的情景。
母亲对我们影响比较大是她对我们学业的督促,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不能离开面朝黄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尝过了在太阳的炙烤下干农活的苦,我们俩自然就乖乖的好好学习了,总算没有辜负二老的期望。
后来我们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各自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离开了父母的身边,我基本上一个月左右回去看看二老,弟弟离得远一年见不上几次面。母亲特别挂念我们,忍不住了就打个电话,那么要强的母亲每次低声下气的给我们打电话就为了听听我们的声音,聊几句家长里短,我有时借口忙,说不上几句就挂了,想到这些心里很是愧疚。想起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唱哭了十几亿中国人,“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家是父母在的地方,有父母在,我们永远是幸福的孩子。
有一段时间我害怕回家,害怕听到母亲的抱怨和父母的吵架,甚至由此将自己的很多问题归到原生家庭身上,可我却忘了在父母身边的童年和少年更多的是温暖有爱的美好回忆,这些构成了我人生的底色。母亲的抱怨是她对生活的苦难的一种应对方式,一边抱怨一边仍然积极面对生活;母亲坚韧、善良、乐观,深深的影响了我,这让我一生都会受益无穷。
不管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都是我的母亲,我都是母亲的女儿,想到这一点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