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聊聊兴趣的话题了。
“兴趣”这个话题,从高考填志愿到专业学习,再到毕业找工作,总也绕不开。听到最多的往往是这样的表述:我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我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我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有人说,拿兴趣当做理由的,多半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上能力不足,屡屡受挫,得不到成就感,才拿兴趣当做挡箭牌。
深以为然。那么兴趣到底是什么?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上,问到兴趣时,有同学说:我对赚钱感兴趣。但是当问到赚钱的过程、赚钱的方式、怎么赚钱时,往往会摆摆手。这不是兴趣,是对结果的向往。
在不少毕业生的简历上看到,兴趣爱好:篮球、音乐,或是唱歌、某一样乐器。那么,兴趣是爱好?或者兴趣是特长?
挂了科的同学会告诉我:我从小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考试也考不过。我是调剂来的,对这个专业没兴趣,所以学不好。那么,没兴趣等于没能力?
有很多人在探讨真正的兴趣是什么。通常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但兴趣,也分为几个层次。每天刷手机,抖音、微博、B站,都会让人感到愉悦,拥有良好的情绪感受。但回顾一下,刷完一天手机后,虽然当时很爽,却没能留下什么印象。
再深一层,如果对某项事情产生兴趣,比如美食。吃爽之后,还开始学着查找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还能失败之后继续尝试。这样的兴趣,会更持久一些,也能带给人更多情绪上的体验,同时还能在这件事上形成能力。
最高级别的兴趣是什么呢?是志趣。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心流”。是说当人十分专注地沉浸在某件事情中时,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不到身体的疲惫,这种状态下,人会感觉到强烈的兴奋感和充实感。比如作家、艺术家在十分投入地创作时,学生在专注地解答某道难题时……
回忆一下,曾经什么时候,你产生过“心流”状态呢?
因此,真正的兴趣,不止是对美好结果的向往,不是简单的爱好,不是从小被逼着上“兴趣班”培养出来的特长(某项能力),更不是拿来解释自己没能在某件事情上能力不足的原因。不客气的说,许多同学在一件事情上的投入度,远不是真正有兴趣的状态。
如此说来,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能发现自己对某个类型的事情或职业感兴趣的,似乎不多。尤其是有些大学生还没能体验更多类型的事件,比如学科竞赛、科研、创业、学生干部、社团、各类实习,就更难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工作中会产生积极、持久、投入的情绪体验了。
那么,大学生又该怎么做,才能找到感兴趣的事呢?
分清兴趣和能力很重要。对英语没兴趣、对专业没兴趣,或许,是从来没有体验过在这上面有所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从小学英语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投入不足、成就不够,一直以来的挫败感让潜意识不断告诉自己:不是学不好,是没兴趣,不爱学。是我主动“放下”了它,而不是我“搞不定”它。这才是所谓“没兴趣”的本质。
丰富体验很重要。“兴趣”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属于自我的一部分。而“自我”这个“东西”很神奇,它无时不刻存在,你却不一定能看得清它。“它像一个球,碰到什么别的东西,弹回来,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不同类型的事,很重要。在体验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状态;在努力完成事件后的情绪状态;对比完成不同类型事件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持续投入很重要。由兴趣驱动的行动,会带来能力的提升,能力提升后会通过平台兑换价值,从而激发更加强烈的正向情绪,从而产生更多动力和持久的行动力。比如对软件编程感兴趣,主动学习知识,尝试自写代码,设法自己编写程序或参加编程比赛,这时兴趣就催生出了能力;自己编写出好用受欢迎被认可的程序,或是参赛获奖,带来新的成就感,这就是能力兑换出来的价值,能让人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接下来会主动投入更多精力,学习更多知识,打磨高阶技能,获得更多价值……这个过程中,行动,持续行动,是关键一环。
大学里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想试着跟人打交道,就去参与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社团活动;想安静做点理论或专业的事,就去参加各类竞赛、参与科研项目、埋头书堆或实验室摸索着写论文;想认识社会和不同的职业,就去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兼职、实习、访谈职业人;想积累些专业外的知识,就去蹭别的专业的课、图书馆看书、报个校外培训班……只在课堂听老师讲课,只在宿舍手机+电脑+室友,兴趣,不会蹦进脑子里。
下一篇,聊聊职业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