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悟茶道

浅悟茶道

作者: 兆载永劫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09:43 被阅读0次
浅悟茶道

前几天的一个午后,我的好友——蒿坪国税分局原局长汉春打来电话,邀我去蒿坪“孟郎春”孟氏茶行品清明春茶,我如约而至,老板孟庆军早已备好了沸水和刚刚采摘并亲手制作的新茶,只等着我们的到来。

古铜色的红木茶几上,摆满了各式做工精美的茶具,电磁炉上,锃光瓦亮的玻璃茶壶在阵阵蜂鸣声中冒着浓浓的烟雾,青瓷茶杯里的清明新茶,正静静的等待着滚烫的沸水激活它生命中最为绚烂的时刻。这时,孟老板熟练的提起茶壶,手腕微倾,一道白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奔茶杯,只见杯中的茶叶霎时间兴奋起来,随着翻滚的沸水上下舞动,倾尔间又整齐划一的站立在杯子中晃动摇曳,就像是古代皇宫里的舞女,正上演着一场广袖长舒的优美舞蹈。杯子飘摇的腾雾裹着清明新茶特有的清香氤氲整个房间,端起茶杯闭目轻吮,顿时口舌生津,神清气爽。

其实我是不懂茶的,我曾在”安康日报”写下一篇文章说过,这对于长期生活在紫阳的我来说无疑是种悲哀。要真正悟出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真谛,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也。纵使有意涉猎一些有关茶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是天灵过于钝拙,略有所悟,也不过是皮毛而已。

茶叶的生产成为茶叶的经济活动在我国源远流长,茶还有另一特性就是精神和文化层面。它给人类贡献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从而,茶便有了健康的、文化的、品味的独特魅力。

一杯茶有时候就是一杯可有可无的饮料,当它变成一种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的时候,他就有了沉甸甸的精神意义。

喝茶的目的首先是解渴,提神、保健作用。这是我对喝茶的最初理解。而如果上升到茶艺,这茶叶就是一种载体。通过冲泡的过程,使品饮者有愉悦感的同时,让自己品到色、香、味俱佳的好茶的艺术。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下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会上升到茶道的层次。那便是静和雅。

静;是茶的本意,茶文化的发展基础是禅宗文化发展推动而来。而茶的生命也是如此,一片茶,由茶叶到茶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是以无声完成自己生命由生到死,最后涅磐重生为静,静是茶的本性。

雅是茶文化人的化身,中国的茶有了文人的推波助澜,无疑为茶打上了雅的烙印。在古代遇到不雅的人是不给沏茶的。只有儒雅之人,才能以茶会友,在茶中悟道解惑,品出茶文化深邃的内涵。

茶苦中回甘,涩后顺滑,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好的茶是有回味的,而回味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茶需要慢慢品,慢慢悟,细心回味。如岁月,似人生。

有的人喝茶,一个大茶杯或者一个塑料杯,一泡茶泡一天,要不就是极浓,然后试涩、苦,然后就是淡而无味,还能谈得上回味吗?

泡茶需要安静的环境清洁的茶具,水温和茶具的配合都很重要。茶可以让一个浮躁的人慢慢平静下来。不是茶让他平静下来,是泡茶的过程和安静的环境,还有对一杯好茶的品味。

慢慢的品嚼茶的味道,慢慢感受茶的香味,慢慢体会苦味之后的感觉,是瞬间回甘,还是绵长的韵味。当我们慢慢体会到涩后滑顺的时候,此时只有茶的滋味,哪里还有心里的烦恼。

相关文章

  • 浅悟茶道

    前几天的一个午后,我的好友——蒿坪国税分局原局长汉春打来电话,邀我去蒿坪“孟郎春”孟氏茶行品清明春茶,我如约而至,...

  • 茶之道

    茶之道,在悟。 我不喜欢喝茶,却喜欢茶道,总觉得茶道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参悟茶道,如同禅修,在乎悟性。有的人悟的快,...

  • 茶道自悟

    人近中年 浮生若茶 一直在學習 卻很難懂你 總是在思索 卻不知如何評判 一向對自己的要求是凡事盡力知所以然 每每與...

  • 茶道

    文抒诗词雅, 图有茶花趣。 茶道即人道, 细品方能悟。

  • 浅悟

    文/浩子 编者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这篇关于青春的微小说,在今天发看来是应景的。这不是某个人的故事,是那个年代...

  • 浅悟

    心不起念天地阔,不问福德性自渥。 若此优优随处过,圣贤便使传衣钵。

  • 浅悟

    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诉说,忍着不说,忍着不问,也是一种修养。 人的一身一半不是自己的,我们控制不了因人性需求渴望而产...

  • 浅悟

    从前太慢,在于无思。 从前太乱,在于胡思。 现在要慢,在于细思

  • 浅悟

    搁笔生尘研旧墨,欲笺心事写新诗。 浮生若梦终须醒,道法自然是至机。

  • 浅悟

    (用王维“归嵩山作”韵。颈联已根据书中樵夫意见进行了修改。) 烦恼本五根,旌旗为动心。 孔丘困儒教,盗跖啸山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悟茶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dj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