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的全球史》是英国全球史学者乔吉奥-列略的2013年的著作,获得过世界历史协会的图书奖,也算是新出版的名著了。
中文书名不是按照英文原著翻译的,原书的名字是《Cotton:The fabric that made the modern world》(棉:构建了现代世界的纤维)。读到引言就发现,中文书名没有完全体现出作者的观点,书中确实探讨了棉的全球化历史,但作者创新的观点是以棉为线索探讨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颠覆了关于纺织品与工业革命关系的传统认识。
过去普遍的认识,包括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知识,都是说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的机器化生产开始的,然后带动了纺织品的全球化贸易。这句话前半段没错,但棉的全球化贸易实际上早就开始了,而且是棉织品的全球贸易,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印度是棉纺织业的鼻祖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棉花是中国的原产作物,毕竟耕织这个传统意象太深入人心了。但实际上棉花直到东汉才开始传入中国,而且很长时间是作为观赏植物种植的,要到元朝才开始有规模化的棉纺织业。欧洲则更晚了。那么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其他地方的人都穿什么呢?东亚地区主要是麻织品,欧洲则是羊毛织品,精纺的麻和羊毛织品是很舒服的,但相比于棉,它们的产量低,制作成本高。
印度才是棉花的原产地,也是棉纺织业的起源地。棉花从公元前3000年就在印度种植,直到公元3-5世纪,从东西两路向欧亚大陆传播。我们今天感受到的全球化是迅猛的,一个新的事物从出现到被全世界所熟知,可能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早期的全球化是十分缓慢的,比如棉花在东汉传入了中国,但要到元朝才有规模化的棉纺织业,这就是因为从棉种的引进到棉纺织业的成熟,中间要经历棉种的本地化、纺织技术从印度逐渐引入的过程。
欧洲的情况也一样,并且比中国的进度更慢。大陆最西端的英国人直到14世纪还不知道棉花是什么样的。14世纪的英国作家、旅行家约翰-曼德维尔爵士在《曼德维尔游记》中称:印度长有一种奇树,枝头上结着小羊羔,这些枝条十分柔软,可以弯下来让饿了的小羊羔进食。有人还据此画了棉花树的图:
这看着不像是游记,倒像是《吹牛大王历险记》!可见在漫长的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多么的隔阂。
棉带动的全球化贸易
棉相对于其他纺织品的优势太明显了,因此印度的棉布很早就成为畅销的国际商品。在欧洲人于15世纪第一次从海路来到印度之前,印度的棉纺织品已经畅销于中国、东南亚、中亚、北非、东非。
早在公元一世纪,印度棉布就已经出口到埃及,印度与北非东非的贸易到了11世纪已经非常繁荣。我们印象中的非洲人来自殖民话语,好像黑人都是赤身裸体的,最多在下身裹点布片,作者说实际上欧洲人在非洲见到的黑人也穿着漂亮舒适的棉布服装。
但欧洲人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将全球化加速了,棉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大航海时代的意义在于,早期由印度、中国开启的全球化贸易是接力式的,不管是丝绸还是棉布,都是辗转卖到了世界各地,而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商人把这些中间环节大大的简化了,全球贸易的规模骤然加大,速度骤然加快。
棉的全球化贸易引发工业革命
早期的国际贸易是暴利行业,棉作为最重要的商品之一,自然会激发了欧洲发展棉纺织业的动力——本地生产销售,利润不是更大吗?但欧洲发展棉纺织业有明显的不利因素,一是水土不适合种棉花,没有原料。二是技术不如印度,这主要是指后期的印染技术,印度的手工印染技术非常高超,颜色鲜艳,花样繁多,直到18世纪都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中国虽然早就是棉纺织大国了,但也及不上印度,欧洲当时的印染水平更低。所以直到18世纪中期,印度在棉织品国际贸易中都是主要供货方。
但进入19世纪情况突然改变了,英国棉纺织业突然碾压了印度和中国,在18世纪后半叶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本书最有趣的部分,欧洲人眼馋于棉布贸易的暴利,但自己种不出棉花,没原料,干着急上火啊。怎么办呢,这时候国际贸易的优势发挥出来了。
第一,殖民地解决了棉花原料问题。英国人把棉布运到非洲,用来购买奴隶,再把奴隶卖到美洲种棉花。出乎我意料的是,最早的棉花种植基地不是南美和北美大陆,而是加勒比群岛,拿出地球仪看看就明白了,因为这里最便于向欧洲运送棉花。这就是典型的生态帝国主义,殖民地的生产完全为宗主国服务。由于作物是外来物种,十分损耗地力,而作为劳动力的黑奴也不了解当地的耕种习惯,因此这里的土地很快就枯竭了。
读到这里,我想到现在的策略游戏,比如“文明”,游戏发展路径实际上还是这样的模式,想想,你选择一个文明,建立基地,然后四处搜寻,找到好的资源就建城市,如果资源在别人手里就抢过来,然后你就规划生产,你会建设一个生产中心,同时规划原料产地,这个原料产地距离生产力中心要合适……是不就是英国人当年选择棉花产地的思路吗?
第二,随着贸易发展,欧洲人也一直在学习印度的印染技术,这种长期的学习积累到了18世纪末有了明显成功(就像欧洲人最终学会制瓷并超过中国一样),而且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生产率迅速提高,经过漫长的追赶后,欧洲纺织业开始以加速度超越印度,最终碾压印度。
第三,欧美强国在生产上占据优势的同时,又凭借武力优势压低后发国家的进口关税,实现倾销,进一步打击了后发国家的棉纺织业。最终,欧美凭借棉纺织业积累的巨额利润巩固了先发优势,而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中,专利、商标、会计、法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也发展和成熟,总之,强者愈强了。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就是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欧洲国家?这就涉及到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矛盾问题,就像汽车引发马车夫的抗议一样,棉布贸易也冲击了欧洲的羊毛产业,各国的羊毛产业工人激烈反对棉布贸易,在英国甚至把东印度公司的伦敦总部给砸了。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国家如法国,把棉布贸易完全禁止了,而英国则允许进口白布,国内还可以搞印染,并用于出口,后来又不断放宽政策。所以英国一直保持了棉纺织业的生存土壤。还有的国家如荷兰,就没有禁止过棉布贸易,但由于像英法这样的大国禁止或限制了棉布贸易,荷兰在贸易上获利就太容易了,搞得它没有发展工业的动力了。所以说历史是有偶然性的,但偶然中仍能看到一些规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这有偶然性,但英国重视制造业,又是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的启示。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在15-18世纪的纺织业水平与欧洲持平,且规模化的生产强于印度,为什么没有像英国那样最终胜出?作者在书中采用的是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即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压低了报酬水平,缺乏发展科技的动力。而欧洲人口少,劳动报酬始终比较高,发展机械的动力就大,而且重商主义之下,外部市场不断开拓,对于生产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两者共同促进了科技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