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若论起后宫的“赢家”,端妃无疑是最大的那个。
甄嬛虽然最后贵为太后,但一路走来,从少女甄嬛到钮祜禄甄嬛,相继失去爱人、姐妹、真性情,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代价不为不惨重。
端妃,是被戏称“一滴血撑到最后”的“最强辅助”。
从一个被人忽略的病秧子,到首屈一指的皇贵妃,端妃身上最大的特质,是“静”。
咋咋呼呼的场景里,从来见不到端妃的身影,非要参与的热闹宫宴,她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稍坐片刻便告辞。
宫里女人的爱恨嗔痴怨,在端妃那里不是不存在,而是被隐藏得不露痕迹。
第一眼见到甄嬛时,端妃看到其模样与纯元相似,没有任何接近与试探,便选中甄嬛是自己翻身的宝藏。
她没有谈条件,而是先拿出自己的诚意,帮甄嬛在先。
甄嬛身陷用木薯粉毒害温宜公主一事,久不露面的端妃站出来为甄嬛证明清白。
她作证的可信度就在于,自己不掺乎后宫事,和甄嬛也不熟悉,不存在偏袒因素。
第二次,是富察贵人小产一事。
所有人的注意点都在失子的富察贵人和得子的甄嬛身上,端妃则在案发现场找到了物证,引松子发狂的富察贵人专用香粉。
端妃捡到物证,既没有交给皇上,也没有交给关心皇孙的太后,更没有给直接受害者富察贵人,而是悄悄给了甄嬛,作为友情提示。
这两次,都是甄嬛欠端妃的人情。
用行动为彼此的关系搭桥,可不就是越走越近嘛!
后宫里的人有心计的多,但数得上的聪明的却没几个。
同样是聪明——
甄嬛的聪明是高调的,惹人注目;
眉庄的聪明是感性的,关心则乱;
曹琴默的聪明是狠厉的,让人提防;
端妃的聪明,则是大道中庸的,恰到分寸。
安静做事,低调做人,是端妃的处世之道。
富察贵人小产而甄嬛又查出怀孕那一集,华妃怨怒地跑到端妃宫里发泄。
华妃二话不说,上来就给端妃两记耳光。
当时端妃是这么说的,“多少年了,你每次发脾气闯到我宫里,都是这样的架势。”
可见,这样的折磨,端妃暗里经历过多少次,多到早已习以为常了。
华妃说,当时在王府就端妃与世无争所以自己才信她,喝了她亲手端来的名为安胎药的滑胎药。
华妃滑胎一事,做局的人是太后和皇上,端妃也是被算计的局中人,是个背黑锅的。
为什么华妃把账算到端妃头上对她百般凌辱,端妃不解释,也不求助太后和皇上呢?
因为端妃聪明,知道“无情最是帝王家”这个真相。
太后和皇上的局,是意在端妃和华妃两位将门之女,既然已经是一枚棋子,不妨做个有利用价值的,守口如瓶。
后宫女人最大的价值,是生育价值。
任你再美貌,倘若没有生育能力,就是一支没根的花,长久不了。
华妃滑胎后,灌了端妃红花,导致端妃永久不能生育。
因着娘家势力大,端妃才保留着名誉位份,实际不再有任何恩宠与实权。
皇上并没有因为端妃替自己背了锅而心怀愧疚,否则也不会多年不理不睬。
比起Ta人,端妃有很强大的忍性。
被华妃折磨,忍;被皇后打压,忍;被皇帝遗弃,忍……
“避世”,成了端妃最大的保护伞。
有一件表面看来很奇怪的事:华妃在世时,皇上从未去过端妃宫里。华妃死后,皇上又是去找端妃说心里话,又是在端妃宫里留宿。
其实,表面的奇怪,却是内里的功夫。
因为皇上借端妃之手算计了华妃,所以每次见到端妃总免不了内心膈应,芥蒂由此而出。
等后来再和端妃相处,却发现端妃对此事绝口不提,既不对皇上抱怨,也不替自己叫屈,像从未发生过此事一样,彻底翻篇。
端妃心里真不怨恨吗?并不是!
华妃死后,皇帝追封她的谥号为“敦厚”。
端妃却冷笑着一语道破,“皇上这么做,无非是不想让人非议他的刻薄,给自己一点颜面罢了。”
皇上什么秉性,包括喜欢纯元风女子、喜新厌旧、多疑无情,她都知道,但这并不妨碍皇上依然是她的心之所系。
皇上内热上火,只有端妃看出来他嘴唇干裂起皮,劝他喝些菊花茶。
皇上意味深长地拍了拍端妃的肩膀,仅这一个行为,端妃回味了好一阵子。
包括槿汐与苏培盛的恋情曝光,端妃出面劝解是帮甄嬛,但也是帮皇上保住苏培盛。
槿汐自然无可厚非,但苏培盛如果真对皇上可有可无,皇上又何须为之烦忧并在深夜特意找自己商量?
她对皇上的爱是真的,怨恨也是真的,只是都像前言所说,一切情感都被安静所封印。
《甄嬛传》这部剧,从头到尾没有一句为凑集数而生的废话,端妃之语更是如此。
在甄嬛的六阿哥弘曕被滴血认亲那一集,皇后极力主张滴血一事。
当时的甄嬛虽强装镇定但神情中透露着惊恐与慌乱,端妃仅打眼瞟了一下,便出面发言,“这法子断不可行,皇上龙体怎可损伤!”
她的话,明面看不是为甄嬛而说,看似意在保护皇上,实则是袒护甄嬛。
作为甄嬛党的一员,此时一旦甄嬛倒台,皇后党势必容不下自己。
要是直言,甄嬛人品如何好、甄嬛对皇上情义有多深、劝皇上相信甄嬛等,被怼是必然的。
她另辟蹊径,以皇上的龙体为第一,任何人都不敢非议。
当皇后在水中加入白矾的真相被揭开,端妃随口一句,“是啊,您已经是皇后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实力补刀皇后的贪心与虚伪。
回顾剧情,端妃的每次出现,都是故事的转折点。
一、温宜周岁之时见到甄嬛,只此一眼,便暗中选择站队。
二、木薯粉之事,帮甄嬛解围,明示敌友身份,组队成功。
三、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劝解皇上,帮甄嬛解救苏培盛和槿汐。
四、连同敬妃一起,帮甄嬛利用腹中之子小产一事,扳倒皇后。
五、皇上驾崩,再次陷入病重,避世以保全福分。
端妃的每一步都有计划,但又总能巧妙地把自己置于计划之外,高受益,低风险。
众所周知端妃身子不好,但她的身子好坏也总和时运有关。
华妃在世时她在病中,华妃死后她的身体便好了,不仅能出席活动和甄嬛党的姐妹唠唠嗑,还能抚养温宜公主和协理六宫。
皇上驾崩后,原本好端端的端妃再次陷入病中,而且是病重,再不露面。
她的病,是收放自如的。
来看下结局时的状态——
皇上的死,是突然的,心细如端妃怎能察觉不到问题所在。
孙答应和那狂徒的桃色事件爆出后,端妃为替皇上的病情考虑主张隐瞒此事以免惊到皇上。当时的甄嬛又下令封锁该消息,并且任何人想见皇上都得先通报自己。
这样的严密控制,为什么孙答应事件还是被皇上知道并且因此而病情恶化了?
端妃心中是有答案的。
皇上驾崩,木已成舟,整个后宫乃至前朝都是甄嬛的天下,不如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假装不知情,犯不着再去以卵击石。
皇上去后自己心无挂碍,皇贵妃之位足以保全自身和母家,另又得温宜旁,余生已别无所求了,端妃的静音模式再次打开。
朱元璋曾经写过一首《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这首诗的志向与境界,对端妃再合适不过了。
端妃的居所,名为“延庆殿”,延后再欢庆,恰如其韬光养晦的一生。
先种下自己的种子,莫管Ta人的果实。
这两年,曾经酸酸甜甜的女孩儿张含韵复出之后让人大大惊艳了一把。
记忆里她是个比傻白甜还稚嫩的小姑娘,一度消失了很多年。
忽而有一天看到她参与的配音节目,声音效果简直神还原。
等到她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又发现她的唱功大有进步,声音嘹亮甜美不造作。
再往后,她又凭借一曲古筝,惊艳四座。
“宝藏女孩”,当之无愧了!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没有人能一直站在舞台中间享尽所有灯光与华彩。
我们要做到的,是既有站在舞台中间的能力,又要创造能站在舞台中间的机会,更要在还没轮到上场的时候,专心自己的技能,心无旁骛去拔尖儿。
曾经以为安静是一种状态,其实它是一种能力。
有能力的人,才有足够定力安静下来,人与事皆不能扰之。
不必张扬,何须张扬。
不妨把生活调成静音模式,不叫屈、不抱怨、不自满,做故事最后的那个实力赢家。
你若光芒万丈,生活何处不明亮!
——枕藏
*本文由枕藏原创。更多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