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事反复萦绕在你脑海里,这将形成一股强烈的催眠作用。
问题是你会如何对待这件事呢?
随着反复萦绕次数的增多,你会对此事件形成一个观点。
当你真的想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沿着已有的思维路径,最后又到达了同一个观点,即使有偏差,那也是一个相似的观点。
当你多次认真思考后,你还是有可能回到与那个观点相似或完全相同的观点上,你便认同了它。
这个被你认同的观点有时与现实不符,但你认为它是对的!
但这有可能让现实中的危险发生。
于是,悲哀就产生了。
如果这个观点让你感觉良好,对你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这个观点让你感觉糟糕,却又无能为力,你会感到失落。
如果这个观点让你感觉这件事没有引发什么不良后果,你将会心安理得。
如果这个观点让你感觉这件事可能或必定会引发什么不良后果,你将会臣服或不予理睬或自我屏蔽或自我欺骗或心神不宁。
你可能会采取低质量或完全错误的行为,使事件以你“完全不可理解”的节奏下去发展。
放下你的自我感,你将自由,你将臣服于此事。这将有助于理清事件的全貌,当放下自我感的那一刻,世界变清晰了,好像有什么重担卸下了,觉得自己更容易采取与现实相符的行动了。
当然,你还是有可能再次认同于与现实不符的观点。请再次放下自我感。
在一次又一次放下自我感的过程中,错误的认同在思维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与现实不符的认同与更接近现实的观点中来回摇摆。摇摆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接近现实。最终,你慢慢接受,你心中的现实浮于你眼前。
另外,以平和的态度问其他人,并倾听其它人的观点会对你有所助益。当然,如果那个人对此事件敏感,你就要预测一下,你问这件事会造成别人情绪上的不良反应和可能导致的行为。反复权衡之后,再决定是否要问。如果想问,请调整一下你说话的方式。
最后,时刻注意周边环境和知晓你正在做什么都很重要。当你在做使别人心神不宁的事之前,请三思而后行,也就是考虑好后果,再去做也不迟。
如果,你没有时间思考,如果你突然冷静下来,那么请相信你的第一直觉。
心境平和,将有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及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