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美的拖延患者

作者: 梅芳的行影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1-24 22:34 被阅读0次

    之前就慕名一本极具吸引力的书籍《拖延心理学》,刚好想起,于是点开了“当当读书”搜索。

    铃铛不够用呢。呃,又得充值,太麻烦了,晚点再说吧。愉快地刷起其他书。慢慢,慢慢地,它不存在我的脑海里了。

    但它总是隔一段时间刷一下存在感,我也总是花三十分钟表示一下欲望和挣扎,即使浏览的一直都是封面和序言。

    终于,前两天,看到一个朋友花了两天的时间读完它。我怒了,这么好的书怎么我想看却没看!这次必须看!

    花了两个十五分钟,我终于下单了--《拖延心理学》。

    趁热打铁,我不断召唤着自己的意志力和注意力,顺利地读完了第一章。

    一个感觉--直戳人心,句句真心。

    而我,也漂亮地沦为了一个完美的拖延症患者。那鉴定的速度简直比自由落体运动还快,秒秒钟举牌说“Yes”。

    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这是自我鉴定第一大条。作为新生代懒人,有时太注重自己的感受,在纠结和放松之间,很容易选择后者。

    就拿读书事件来说吧。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必经的康庄大道。

    因此,必须马上行动。

    先脑海自动搜索,是否有想看而又能长见识的书。确定目标后,打开阅读软件搜索,还得货比三家,然后择宜下单。其中下单消费时,必会思考五分钟。好不容易,将目标书下载。兴致勃勃翻目录。这一环节深刻体会到,目录、序言很重要,直接影响读者兴趣。

    后来遇事中断,退出页面,可能一不小心,瞄到了书架上的小说,瞬间激起愉快的回忆,装作不自然地点了。还自我安慰,“我已经看了一些,等一下再继续看。”

    跟着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第二条:

    “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被避开的事情,拖延者什么事情都愿意做。重新整理书桌,清理房间,或者尝试按照新的食谱饮食,要做这些事情的强烈愿望突然变得无法抗拒起来。当初那些事情还没有这么繁重,但是你却避而不做,现在它们迫切需要你马上开工,但是你此刻却在做其他一些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并以此来安慰自己,“好,至少我做成了一些事情!”

    如饥似渴地看完一部网络小说后,又看到了目标书。摸了摸手表,认真地看了下,揣度两秒,挺晚了。先做其他事情吧。

    选择那些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事情处理起来。过了一会,心情又郁结起来,像是有一根绳子吊着你,却掐不断。

    于是又中了第三条:

    “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

    想看吗?不想看。但清楚还是得看。

    因此尝试调整心情。我选择了喜欢的电影,分散注意力。起先还有些负罪感,后来成功地投入进去了。可一停下来,那个想法又冒出来,始终挥之不去。最终,电影也看完了,事情还是没做,时间也消逝了,心情愈加烦闷了。

    那只能做到第四条了:

    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

    自信还是要有的,不然就崩溃了。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我是很有潜力的,给我时间,我可以完美地完成任何一件事,无论是多么复杂。说过三遍,闷头睡去。

    一个完美的拖延患者

    紧接着,又漂亮地掉进了一个土坑里:

    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往往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够现实。

    就一件事情,赤裸裸地把自己弄成了完美的拖延患者。

    问:为什么没看完它?

    答:我是一个完美主义拖延者。我可以看完,再给我一点时间就好了。

    终究,标签成了最好的借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完美的拖延患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ht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