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综艺评论娱乐圈综艺咖
韩庚那期圆桌派,到底什么毛病?

韩庚那期圆桌派,到底什么毛病?

作者: 瀛洲笔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09:12 被阅读0次

声明:不是黑韩庚也不是黑节目,也不是饭,我就是一个电视节目爱好者。视频我也看了,不存在断章取义,图片来源水印微博原po,因为我懒(得再截图)。图侵删。

前几天看见截图韩庚那期圆桌派的微博,韩庚说,我难道过了三十岁还在组合里蹦蹦跳跳吗?下面有人评论说,怎么能把爱豆和唱跳划等号?意思大概是,爱豆也会演戏会主持等等等等。我朋友说,确实,爱豆应该和人设划等号!

我朋友虽然是在半开玩笑,但这句话确实非常精辟!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偶像是贩卖梦想的行业。

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偶像是商业——一般说来,不论偶像和饭还是路人都承认这个原则。第二,贩卖的是梦想——许子东批判偶像行业是表面鸡汤,实质毒药,大概就是这个含义。但是许子东这个论段的逻辑是很可笑的。他的预设是,偶像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粉丝追星的时候一定是无原则地、不关注内容而只看脸地消费。

首先,且不说对于偶像这个预设从概率角度来讲的问题——你就算在监狱里也能找到几个不是那么坏的人好吗,为什么偶像就一定会被八卦杂志报道负面真相?而粉丝追星显然也不是只看脸的。稍微用脑子想一想也可以知道,现在这个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社会,我们身边难道还缺少好看的人吗?更何况在偶像这个成熟很久的行业里——当大量容貌优秀的偶像出现,面临竞争的时候,他们的竞争力恰恰是由容貌以外的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概括说来,就是人设。

韩庚对人设也有一个批判——认为自己是被粉丝的想象所绑架了。他批判人设的虚伪,并且反对公司对他人设的要求。

这里的逻辑也很成问题:观众会喜欢优秀的人吗?会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如果艺人本身很优秀,那他做自己起码也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会喜欢;如果艺人做自己就没办法获得粉丝,那难道不是自己不够优秀吗?如果做自己无法获得粉丝,因而塑造了一个与本人差距很大的角色并获得大量粉丝,那不是观众的愚蠢,而且艺人本身的不优秀与为了金钱做出的屈服。说句扎心的:韩庚回国来,撕破人设,勇敢做自己之后,确实暴露了很多他的讨厌之处。


再说回人设。粉丝追星砸钱,可以说买的就是这个独特的“人”——偶像的独特性,当然还有努力的姿态,正是最能够给予粉丝力量之处,反过来也是粉丝在精神上得益,而以金钱回馈的原因。重点是,人设不仅仅是一个人性格活泼或者安静,善于表达或者喜欢阅读等等生活层面的事情——若仅限于此,偶像们之间将出现灾难性的人设重复,同时也更容易产生人设虚伪、人设崩坏的问题。

那怎么办呢?

我就以日本最大的男性偶像公司杰尼斯事务所为例。杰尼斯的解决办法是,用各种各样的工作来塑造人设。具体说来有几种方向。

其一是将本来的工作做出实绩。传统印象中,偶像是什么都做,但是什么都做不好的职业,他们唱歌,跳舞,做综艺,演戏,但是唱歌不如歌手,跳舞不如舞者,综艺不如搞笑艺人,演戏不如演员——一般说来也确实如此。但是也有像kinkikids这样音乐性很强,自作曲很多,时不时有一些风格先锋的曲子的组合,也和音乐界很多非常有声望的音乐人有过合作;也有像TOKIO这样乐队出道,不跳舞,专注音乐方面的组合,他们作为乐队也会被邀请去音乐节,长濑智也(TOKIO主唱)作为歌手也被邀请去过国外的音乐节目等等。此外,日本奥斯卡的影帝曾经连续两年分别颁给杰尼斯事务所的冈田准一(V6),二宫和也(ARASHI),也属于他们中成功建立优秀演员人设的成员。这样子以得到行业认可的方式拿到实绩,一方面人设更加真实牢固,有说服力,也不容易崩塌,比起某些通稿吹上天路人狂打脸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另一个方向则是让旗下偶像拓展更多方面的业务。前面说了,爱豆不只是等于唱跳,当然也不只是演戏综艺。杰尼斯的许多艺人也发展了很多“副业”,来塑造自己独特的人设,而且同前面一样,也拿出了一定的实绩。比如中居正广(原SMAP)是著名的主持人,节目很多;大野智(ARASHI)是画家,开过个展;樱井翔(ARASHI)是新闻主播,有固定节目,还会采访奥运会;加藤成亮(NEWS)是小说家,出的小说还翻拍电影;TOKIO全体成员(是的就是前面说的参加音乐节的那个乐队)则在大概二十来年里一直在做一档被戏称为“农业节目”的综艺,他们种植蔬果还培育杂交水稻,出海捕鱼还进行恢复海湾生态的项目,至于搭建木屋,手动打桩,做电焊,开挖掘机等等更不在话下。偶像全方位的发展,有点甚至突破了“艺能界”“娱乐圈”的工作范围,不但同样能够增强人设的说服力,令偶像有了更多展现努力(也就是贩卖梦想)的渠道,还很大程度避免了人设撞车。此外,更是拓展了粉丝市场,使得粉丝群体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荷尔蒙过剩的少女或者中年女性”。

(时不时自称农民的)TOKIO

我用了很大的篇幅,解释偶像发展的可能性,无非是想说明,偶像产业越是成熟,偶像的竞争越会向人的内在发展,而粉丝也就越不会仅仅是“看脸”。圆桌派的讨论,由于没有建立在对偶像行业情况的基本了解之上,更掺杂着充满偏见的印象与臆测,只能是武断、肤泛而无意义的。顺便,韩庚(大概以为自己是英雄吧)大肆批判了一通偶像行业然后说要把这个模式复制回中国,我真是觉得他不但坏还真挺蠢的。


当然这期谈话问题还很多,以上还算是比较轻的。下面部分捡我印象比较深的随便吐槽

这里上图的问题是,偶像的人设不仅限于道德层次,粉丝群体也不仅限于少男少女。(更何况,我虽然不饭TOKIO,但是比如TOKIO为了做出好吃拉面从种小麦开始这种猎奇的帅气(和认真的精神)我觉得我起码能记二十年吧。)


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扯上羽生结弦。

带着猥琐的目光(左文我的臆断),以柔美、像女人评论一个男性的容貌和身体,本身就挺直男癌的。什么是女人该有的身体?什么是男人该有的身体?更何况羽生结弦一身肌肉结实的……(当然,以评价韩庚少年的时候“花美男”,并赞许他现在的“男人范儿”,反正也是挺智障的了,要论证就要再看一遍我看不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把羽生结弦归为偶像,评价他的容貌。首先,日本和中国不一样,偶像是职业的,而不像中国谁谁都是偶像,这是由于中国偶像产业刚刚起步,两国国情不同,所以这个词的含义不同,但是这不是这几位瞎说的借口,只证明了瞎说的这几位无知自大还不做预习。其次,认为羽生结弦受到追捧是由于他的容貌。说实在的羽生结弦如果不是世界冠军,哪有这么多人说他好看啊?你们看看野田洋次郎,有很多人说他好看吗?(这里面有一个两人撞脸的梗ww)人家受捧首先是因为他代表国家得了世界冠军啊。第三,评论扔礼物的事情,是对花滑礼仪的无知?


再,说什么崔健说偶像孩子为什么不能创作自己的音乐?(暗示公司压抑个性)

偶像就是这样的职业,只想创作你也可以当歌手啊,也没人拿到架着脖子逼你当偶像啊。况且偶像也不是没有创作自己风格音乐的。(这一波节奏带的也是……)

再,说80年代以来正统偶像很少,大家都喜欢科学家。又说自己喜欢国外谁谁(不是正统偶像,但是崇拜)。

老一辈的优越感是怎么一回事?以前正统偶像很少是因为这个行业没有起来呗,何必赤裸裸地暗示世风日下?

文人的优越感又是怎么一回事?何必以这种方式暗示粉丝的肤浅,自己的深刻?我喜欢科学家,喜欢学者,和我喜欢偶像冲突吗?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的人丑,别人喜欢的人好看,就说自己看中内在,别人则很肤浅吧?

相关文章

  • 韩庚那期圆桌派,到底什么毛病?

    声明:不是黑韩庚也不是黑节目,也不是饭,我就是一个电视节目爱好者。视频我也看了,不存在断章取义,图片来源水印微博原...

  • 2015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突然想起几年前看快乐大本营,那期的嘉宾是韩庚。主持人问他挑女友最看重哪一点?韩庚说“腿”,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谢...

  • 成年人的友谊是易碎品,且行且珍惜

    《圆桌派》邀请周迅和陈坤那期,主持人窦文涛问周迅,“你觉得朋友和男朋友之间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周迅回答:对待朋友没...

  • 尴尬

    今天看圆桌派,采访周迅那期,全程都在围绕着说为什么她那么真实,而且她的真实很多人都在保护,因为这个话题,又说了一些...

  • 【好文上热门】把温馨的家拆散了给你看

    看《圆桌派》“食过返寻味”那期时,美食导演陈晓卿(执导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提到了“可乐饼”。“可乐饼”是在日...

  • 动起来

    《圆桌派》姜文来的那期,提到彭于晏不是一般人,是可以把灵魂和肉体分开的人。肉欲的自由不是真自由,灵魂支配肉体...

  • 愿每一个女孩,都能够嫁给爱情,而不是嫁给那个该结婚的年纪。

    在周末的时候,看了《圆桌派》徐静蕾和蒋方舟的那期,这期好像突然就火了,43岁的徐静蕾和27岁的蒋方舟一起聊爱情。 ...

  • 老徐并未老

    最近特别感慨尤其是看完徐静蕾那期《圆桌派》,忽而间发现生活没了自我,每天浑浑噩噩,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想改变却望...

  • 看电视的一天

    今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直在吃西瓜! 下午看了圆桌派996那期,没怎么注意对话内容,但忽然感觉家辉好有喜感。印象比较...

  • 会爱的女人懂得珍惜现在

    前端时间看了《圆桌派》徐静蕾和蒋方舟的那期,42岁的徐静蕾觉得她根本不在乎男性怎么看她,被网友称之为“活成了理想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庚那期圆桌派,到底什么毛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jj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