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提到过,我大学室友,一个博士在校任教,4个硕士进入电力系统。一只脚买入大学校园,“考研”这个词就围绕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学校海报栏中最大的广告一定是考研培训班的,不仅很霸道的贴满所有区域,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校书店里卖的最火的书,一定是考研的辅导书;每到临近考研,学校里的自习室、图书馆一定被考研的同学长期“占座 ”;同学之间经常能聊起来的也是“你考不考研,想考哪儿的研? ”,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仿佛不想考研就是没追求的表现。
我接触过的,基本每个班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报名参考,但说到选择考研的原因,回答一般都是让人大跌眼镜:“班上的同学们都在准备考研,我也想试试”、“我上大学就是为了上研究生”、“听人说本科毕业工作不好找,只能读研争取好的发展”、“读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想读研进一步深造,研究专业知识 ” 、 “我父母让我考研 ” ……
接下来我对一些常见的误解进行分析。
误解一、 “ 班上的同学们都在准备考研,我也想试试 ”
“从众心理”说到底是大部分人的通用心理特点,就像葛优在广告里说的那样“哪儿人多我去哪儿,我就是相信群众”。大家都爱往扎堆儿的地方走;火车站里哪怕不知道哪儿是进站口,只要跟着大流走,一般都不会走错;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也经常选择其他班级去过的地方玩儿。因为这会借鉴别人的经验,避免踩坑,“跟着大伙走,一定不会有错 ” 。
在很多情况下“哪儿人多我去哪儿”是非常合理的一种“选择”方式,因为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都选择的道路,基本上不会是走不通的路,说明这个选择处于平均值上下,但放在考研这种个性化很强的选项上,颇有不妥。
首先,这个个性化很强的选项,影响巨大。出行时选择了错误的路线,顶多需要重新规划行程;随大流买了不需要的东西,回头扔掉就可以了;听别人的建议去了旅游景点,如果不好玩,顶多就是浪费了一天时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但是考研就不一样了,考研失败了的话,一是考研会占用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必然会被落下。二是就业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再找合适的工作难度会增大;其三是即使考研成功了,上研以后才发现研究生生活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各种原因导致研究生毕业以后发展还不如那些没上研的同学,你是没法走回头路的,试错成本非常高。
其次是目的性不一样。逛街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看热闹”,人越多的地方肯定越热闹;在火车站里,几乎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进出站”,因此跟着大家走也肯定没错;班级活动,大家的目的都是“玩儿好”,其他人都选择的地方肯定是个网红打卡地。可是考研却不一样,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相信不同的同学考研的目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是为了考更高的学位,增光耀祖、显耀门庭;有的同学是为了读研、读博,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同学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拿更高的文凭,找更好的工作;有的同学是为了跨专业考研,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的同学是为了能从普通大学考入名校,圆自己的“名校梦”。看似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考研”,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处于自己不同的目的,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就加入考研大军的话,无疑是成为了“群体性盲动”大军中的一员。
在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之前,一定要掂量一下是否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千万不能有“大家都考,我也考”的想法,考研还是不考研,都请“给我一个理由先!”,找到了理由,再往下走,正所谓谋定而动。
误解二、 “ 现在本科毕业工作不好找,只能读研争取好的发展 ”
这是相当一部分同学决定考研的理由,因为听说本科毕业即是失业,工作不好找,因此把希望寄托于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是到了大四才发现自己没有工作所需要的本领,害怕面对找工作,“考上研究生就能多争取两三年学习时间,上了研一定好好学 ” 。
现在社会的工作真那么不好找吗?就业机会真的那么少吗?
别的行业我不敢妄加评论,如果你正在看这篇文章,那你大概率毕业以后要从事IT相关工作的,根据我工作这些年接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IT企业有“用人荒”的现象,很多很多的企业和职位长期缺人,招不到人。
有同学听到这里疑惑了“怎么可能缺人呢?每年毕业生这么多,都说人才饱和了?”,这句话并没错,从人力的基数上来看的确很大,但企业要招的是能帮它赚钱的能人 ,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是有办事能力的人 。
我曾经负责过部门技术人员的招牌面试工作,一般遇到的实际情况是:
“一个学生来应聘网络管理员,我问他一台计算机连不上网了,有可能有哪些问题,你会怎么进行故障排除。那个同学竟然支支吾吾半天,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出来,哪怕说一句‘可能是网线断了’ 都行呀! ”
“一个学生来应聘软件工程师,我问让他写一个打印菱形的控制台程序,这是C语言教材上前几页的最简单的程序,竟然愣了半天一行代码都写不出来,问他当时 C 语言考试是怎么过的,他回答的很干脆‘就那么过的 ’! ”
说句公道话,企业里对应届生要求并不高。比如对于软件开发职位的学生来说,我们的要求就是“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不需要你懂这个工具、那个工具,不需要你会这个语言、那个语言,不需要你懂这个框架、那个框架,只要“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有过相关的基础知识”,那些工具、语言、框架公司一般都会有入职培训。
从我的角度来看,只要智商正常,平时多动手、多写程序,成为“有编程的感觉、动手能力强、好学”一点都不困难。可是实际情况是,面试30个面试者,有10个人迷迷糊糊,基本概念都不懂,有10个人只会死读书,记住一些基本概念,稍微深入一点的就懵逼,真正能踏实下心来多动手、写过程序的能有两三个就相当不错了。
误解三 “ 好工作都要求硕士学历,找工作的时候满地都是硕士 ”
很多同学听说过类似的传言: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哪怕只要求本科学历的门前也会有好多硕士生来求职,我们“小本科”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的自信,不读研怎么行。这是明显带着偏见得出来的结论,现在网络都是透明的,你可以去BOSS等直聘网站上看一下,只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估计占不到10%。
但经过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要求硕士以上学习的公司或者职位一般都有如下的特点:国字头、中字头的单位,比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比如省公安厅;高校、科研机构。由于众所周知而在这里又不方便说明(害怕被河蟹)的原因,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才的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但是这是事实,他们招聘的时候就要尽可能招高学历的人,这样才能达到他们的某些目的;高校、科研机构由于特殊的原因,招聘的人员也必须是高学历的。如果想去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任职的话,必须有高学历,否则哪怕你能力再强也没用,没有那张文凭一切都是白搭。其实还有另外一些职位也是经常标明“硕士学历”的,那就是一些公司的“研究院”,比如微软亚洲研究院、IBM研究院等,这些职位通常都是进行一些前沿领域理论、技术的研究,由于大部分本科生的知识深度没有达到这些职位的要求,因此这些公司要求硕士博士学历也是非常合理的,同时这些职位中也一般都是被一些名校的硕士、博士占据着。
“要求本科学历的门前也会有好多硕士生来求职”,这是事实,也是很多同学在招聘会上底气不足的原因。道理也很简单,为了提升本科生所谓的“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一再扩招,这批研究生毕业以后早晚还是要流入就业市场,因此就与当时毕业的本科生产生的撞车。有同学会说了:“我一个本科生和一堆研究生挣一个职位我肯定被淘汰呀”,这个担心完全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理由如下:
首先,企业招聘的时候都会控制不同学历人员的比例的,比如招聘20%的硕士生,招聘70%的本科生,招聘10%的专科生,因此不同学历人员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和你竞争的还是那些本科生;其次,现在很多硕士毕业生的质量也大大下降,在我接触过的很多应聘者中,硕士和本科其实差别不是很大,但有一点,优秀的人还是一直很优秀。
因此,如果你是想去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熬日子的话,还是去考一个高学历吧,而且还要把其他的方面也补足一下;如果你是想去国际性大公司的研究院工作的话,也尽可能的去考高一点的学历,并且不要光有学历,在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方面更要努力,这些公司是靠一分钱一分钱的赚活命的,你没有能力给他们带来符合你职位的收入的话,即使你成为“黄金圣斗士”他们也不会要你。
误解四、“ 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更高”
这个跟我们国家的传统有关,几十年前,的确工作内容和岗位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研究生就业的起点更高,毕业后就能进入高一个层次的岗位,不用从基层还是熬。”
但在目前市场化的人力市场里,这肯定是同学们臆想出来的,或者说是听那些去国字头、中字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单位的人说出来的。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不同学历人员的起点并没有实质的差别。如果非要说差别的话,也是有的,那就是“基本工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资架构标准,比如新入职本科生的基本工资是3500、新入职双学士的基本工资是3800、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是4000,一般新入职本科生和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起点顶多差个两三千元。
为什么企业里会给新入职硕士生的基本工资高一点呢?决定一个员工工资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个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度,虽然新员工通过了公司的笔试、面试,但是企业仍然无法分辨出不同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度,只有实际工作中真刀真枪的实干才能分辨出来。但是
在入职定基本工资的时候必须对不同的人进行分别待遇,既然硕士生有实际经验、学过更深入的知识,那么就有更大的概率进行更高的贡献,因此给他们稍微多一点的基本工资也是合理的,但是一个员工的工资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入职后根据贡献不同都会给予调薪的,一般的公司,每个季度都会重新进行评定,就是所谓的绩效考核,该升职加薪的升职加薪。这时候学历就靠边站了,谁贡献大谁就拿钱多。
在我的印象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别不是很大,如果非要做对比的话,也应该是研究生和工作三年的本科生做对比。但反过来看,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三年在企业中实际工作的经验也是不对等的,在学校里读研要学公共课、准备论文、搞乌七八糟的事情,其对人工作能力的锻炼绝对和在企业中真刀真枪干的锻炼强度不一样。因此那些想利用研究生阶段积累工作经验的同学也要仔细考虑一下了,是去企业里积累三年的工作经验(赚钱)更重要还是去读研积累三年(花钱)更重要,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
有一些同学认为的“毕业后就能进入高一个层次的岗位,不用从基层还是熬”也是错误的,任何脑子正常的企业都不可能会让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当领导,因为人家根本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你当领导?任何人刚进入公司都要从基层干起,然后根据不同人的能力才得到一步步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