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打好基础,联系凤头、豹尾,写作的脉络更清晰了。
如何写正文,达到丰富饱满,抽象问题需要直观表述。以《韩美林和他的银川艺术馆:99度到沸点的最后1度》为例,分条缕析进行阐述,从接受采访、收集素材、大纲拟定、细节推敲等环节分享创作思路,以当事人的第一视角分析,更直观。
前三段是凤头,界定凤头,要根据文章体量。
为什么把带有思考意味的句子作开头,以作者自己的哲思提炼,体现深度。不一定从人物一板一眼开头。下面进入文章拆解,
韩美林和他的银川艺术馆:99℃到沸点的最后1度。
“在这里除了打卡艺术馆别致的建筑、欣赏韩美林先生的海量巨作之外,还能感受扎染、蜡染、卡纸画、手雕灯等趣味创作,我们对贺兰山岩画、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
“韩美林艺术掐丝画”的银川市民陈彬说。近期,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将“非遗+创意美术”“传统工艺+韩美林艺术”等以“每日一课”的方式向公众开放,受到众多游客好评。
(用人物的话语开篇,体现亮点,展现生活气息与民生情怀,再高端也要落地,再学术也要有“人气”)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承担着‘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地’的职能,公教活动涉及多个领域、覆盖多个年龄段,通过互动体验加强艺术馆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传播文化、服务大众。”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宣教部部长说。
(专业人士介绍,体现描写对象的作用及价值,使文章更“亲民”)
素材、观点一致。以普通市民的视角和口吻,有代表性,媒体文宣的引子,不是学者,代表普通百姓的感想,经过打磨提炼形成,给群众带来的感悟。学者表述有深度,但没有采用,艺术要表达人民的心声,信息量大,文化传承之外,有互动亲民项目,吸引市民参观游览,对大众产生的影响。人物话语要精炼。宣教部长的话,传播文化,服务大众。专业人士介绍体现描写对象的作用及价值。银川韩美林艺术馆。
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人们会被某种力量深深震撼,从而有所领悟,甚至如获新生。
(以作者的哲思提炼,体现深度)
带有信息量的问号,有问题不直接提出,作为生命课题提出。上世纪80年代,韩美林第一次来到贺兰山。
(回到历史现场,展现时空纵深感)
首要是精炼:
第一、二段一句话,信息量足够大,删除多余字词。走入层峦叠嶂的贺兰山脉深处,站在山口东麓沟谷两侧岩石间,古拙苍劲的贺兰山岩画前,仿佛一道电流贯穿身体,韩美林激动得说不出话。他伸出手,临空描摹那些人物、动物、狩猎、祭祀的图像……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
“面对那么多古岩画,突然感觉,我走了半辈子,直到50多岁才找到艺术的家。”韩美林说。
(形象化描述,刻画人物性格,点题)
有请艺术家出场,点题:“99度到沸点的最后1度”
贺兰山岩画带给艺术家的灵感,人物性格呼之欲出。收集素材,采访人物,从大段对话中进行提炼,放在主人公身上,表述心声,再次点题,艺术生命和贺兰山岩画的重叠勾连。不忘初心,引向需要展现的核心。素材取舍,只选用真正对反映主题有用的,不能舍不得素材,否则思维跑偏、涣散,打折扣,影响文章品质,要大刀阔斧取舍,忍痛割爱,舍就是得,呈现更完美的作品。和论点一致,素材是必须且必要的,精雕细琢一件作品。对文化创作的人来说,进一步探讨文化、历史、生命的人不局限于仅仅观赏景物,要达到更深的思考、探索,进行思想的化学反应,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生命的总结,心灵的勾画。
头脑风暴,把线性背后的内涵剥离出来,背后的文化课题,经过艰难的探索思考,自己的心理空间扩大了,是借假修真的过程。
“学了岩画之后,我就在想怎么把它和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来到了贺兰山,我的艺术之路起了转折。”韩美林说:“就像一锅开水,只有过了99摄氏度才会开。而从99摄氏度到沸点的最后1度,则是岩画给予我的巨大启迪。”
(主人公表述心声,点题)
提炼概括到开篇。岩画给予主人公的巨大启迪。韩美林与银川结缘,在他青年时期。大学毕业的韩美林感到困顿、迷茫之时,是一些岩画为他打开了思路,帮他找到了艺术的突破口,贺兰山岩画首当其冲。
(直面创作者的艺术的突破口)
实地探访了贺兰山岩画之后,韩美林更加坚信了与岩画的不解之缘。此后数年间,韩美林多次进入贺兰山探寻岩画之美,重返历史现场,做了各种研究与解读,架起一座艺术之桥,让远古与现代隔空对话。
(高度提炼艺术实践)
借鉴思路的参考价值:
拓展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经过痛苦思考的过程后,发现事物背后的价值,有收获感、价值感,思考的成果和结晶,比不写作进步更多,首先要写,听和写实际效果大不一样,打磨思路、观点,不要有压力,一篇文章多下功夫,打磨好。在质和量之间,突破质,死磕一篇文章,提升更大。与其多写,不如打磨好一篇,反复思考推敲,对个人的提高最大,也是习作的技巧。
怀着对贺兰山的深厚情谊,韩美林将其创作的千余件艺术精品捐赠给银川市政府。为了收藏、陈列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银川市政府决定在贺兰山岩画遗址景区内兴建一座艺术馆,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于焉而生。
(艺术馆的由来)
贺兰山岩画点燃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信念:
50多年找到艺术之家的契机,将千余件艺术精品捐赠,有陈列之需,清晰交待兴建艺术馆的缘起。借鉴既定模式,用自己的观点精炼表达,代表作品的品质。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位于贺兰山岩画遗址景区的出口处,它的出现,不仅充实整体景区游览的体验节奏,更像是给略微疲惫的参观者精心准备的落脚驿站。这里是景区参观流线的终点,也是回味传统与当代艺术互动交流的起点,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感受几千年前的历史、艺术、自然同现代精神的交融与对话。
(艺术馆的地理位置与“文化坐标”)
文化坐标,文化价值,紧紧结合主题创作:
高度概括,充实了整体景区游览节奏,给略微疲惫的参观者精心准备的落脚驿站,普通游客的感受,同现代精神的交融对话。文化遗存,感受远古文明与现代智慧的传承与激荡。二者交融,思想能量巨大,对于用文字探索生命的人而言,思想更丰富。贺兰山的意象,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道场,也是民众的窥豹一斑,每句话都有信息量。艺术家与艺术馆的互动场域,更生动鲜活,后文再展开。独一无二的思想烙印跟随终生。文学大家为什么思想丰厚,思考,学到老。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只有融进灵魂生命深处的学养和智慧属于自己,智慧是最大的财富,思考、领悟、觉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智慧伴随每一个生命周期,手不释卷,孜孜以求,智慧永远跟随。依托这座艺术馆,韩美林对贺兰山岩画进行了全面的当代解读和艺术诠释,展现远古文明与现代智慧的传承与激荡,为贺兰山岩画打开了一道更加生动鲜活的新时空。
(更进一步,艺术家与艺术馆的交相辉映)
韩美林的雕塑作品“母与子”。苍穹之间,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宛如一环至美璎珞,与古老的岩画一起,隐伏于巍峨的贺兰山下。
(长镜头,整体形象)
长镜头,屹立天地之间,特写镜头。银川韩美林艺术馆是继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之后,韩美林在国内建立的第三座以陈列展示个人作品为主的艺术馆。这三座展馆面积之大,展出作品之多,涉及艺术门类之广,被业界称为当代中外艺术家中的“世界之最”。
(世界价值)
素材收集,浓缩提炼归纳三座艺术馆,如同韩美林与夫人周建萍的三个孩子。
(新人物出场)
故事要更丰富,增添新人物。高度凝练,直接说结果,说价值判断。三个孩子的禀赋特质,悬念的开头,引领探索。简练,直指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