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抖音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类型的视频——东北农村怀旧类,可能是一段童谣、一种游戏、一样食品、一句方言,或者是一个生活场景,总是能唤起我儿时的回忆。于是,我忍不住把这些视频发到小学同学群里,或与同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们分享,也每每反响强烈,大家共同感喟一番岁月更迭,以及抖音发布者的好记性。但当我一个人独自深思的时候,这种慨然的心情就更加浓郁起来……
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二十年,基本是在吉林农村度过的,东北的乡音与我的血脉天然同频、同振,东北的白山黑土为我质朴的世界观涂上了浓厚的底色,岁月难改。其实我至今也没离开东北,只是生活的场景变成了城市——哈尔滨,一转眼又是二十年。自2000年的那个夏天,我独自一人带着上大学时的行李(像极了农民工进城),踏上向北的绿皮火车,我与故乡、与农村的脐带在不经意间,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后来,我无数次地往返于哈尔滨——吉林扶余之间,慢慢竟分不清往哪个方向是回家了。我对农村的感情,变得既亲切,又疏离。有时经常梦到自己奔跑在儿时家乡熟悉的街道,清晰而温暖。醒来时,想想家乡的现在,又感觉极为陌生。很多村里的变化,都是与父母闲谈时听来的,包地的价格现在是多少钱一垧,哪家的老人没了,哪家的孩子今年去了哪打工,你们当年的小学校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好像只有通过这样一种信息的同步,我才得以保留家乡的精神户籍。
2019年冬,我的姥爷辞世了,我急急赶回去送他一程。姥爷是我爷爷辈中,最后一个走的,在我的心里他一直是大树一样的存在,是依靠,是方向,是信仰。回来的路上,心里空空的,看着车窗外的田野,不仅想起了鲁迅《故乡》里的一句话:“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为什么是荒村呢?是家乡的故人越来越少了吗,是家乡的事物渐渐萧条了吗,是家乡的生活场景慢慢改变了吗?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太是。
后来,终于明白,是我在农村的精神家园,荒了。老人离开,年青人远走,故乡越来越缺少烟火气,剩下的只是日渐冰冷的躯壳。在那一刻,我忽然有个想法——我要把我儿时关于农村的生活回忆,一一记录下来(趁我还记得),写给自己,写给未来,写给曾经鲜活存在过的生命历程。
我的家在东北,我的根在东北的农村,我生于斯,也终将归于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