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札记1——《明本纪校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读书札记1——《明本纪校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作者: 南国有纸鸢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09:58 被阅读0次

近来又翻完了两本书,分别是王崇武先生点校的《明本纪校注》和卜正民先生著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明本纪》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是王崇武先生判断这本残卷为太祖朝实录的原始文本之一。我们知道《明太祖实录》曾经三次修撰,一修于建文之时,二修于永乐之初,三修于永乐九年。按照明代实录“焚草液池,一字不传”(郑晓《今言》)的传统,实录最初的文本应该早已经被焚烧,更何况成祖继位之后对建文本进行了销毁,其亡佚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本书记述太祖早年事迹,到洪武五年为止。王崇古先生点校其书的时候采取了与今本《明太祖实录》相对照的方式,可以明显看出前者文字相对简朴,而后者文字较为成熟。王先生在对照后发现可以在《明本纪》中发现很多被之后《实录》为了太祖形象而隐去的地方,比如太祖与元政府、与郭子兴、龙凤政权等曾经的隶属关系被隐去,朱元璋部队的军纪问题更是被重新改写,(太祖部队的残杀可以参看北大李新峰老师点校的《纪事录笺证》中的相关记录,更加详细)再比如在进攻张士诚的方针问题上,常遇春与太祖的分歧并没有如实录所说的直接被太祖说服,而是更为曲折,这也折射出太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并非总是如史书所记的那样号令顺畅。

特记:当时看书之时,看至太祖身世“母太后陈氏,夜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南舍麦场中,麦糠内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一段,脑补了陈氏看见西北方飞过来一个黄冠,送上一枚白色药丸,陈氏定睛一看,上书四个大字——“大明药丸”,不禁为之绝倒哈哈哈~

《纵乐的困惑》是卜正民先生第一本有汉译本的书,卜正民先生以他书中流畅的叙事风格和节奏而闻名汉学界。本书是以一个晚明知县张涛的一段论述为线索而展开的,在这位知县的眼中,明朝的国运就像四季变化一样,洪武及明初是“冬”;之后商业因素萌发,社会的观念初步被冲击,这是“春”,而在“夏”中,商业价值对传统士绅的价值冲击开始肆虐,士大夫们一方面参与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又感叹于世道的改变;而“秋”中,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整本书围绕的便是商业化“纵乐”带来的对旧有观念的冲击及士绅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展开的。兹以整理几个卜先生书中比较引起我兴趣的观点:

1.太祖的对官方交通驿传系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商人的往来,同时洪武及明初的乡村并没有真正的达到正德之后人们想象之中的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牧歌生活。

2.上层社会的士大夫通过采取一些对特殊物品的特殊占有来显示他们的特殊身份标识,比如上层士大夫应该吃何地产的橘子等微小的生活细节。而在“时尚”一章中更是通过“服饰”、“特殊文化物品”、“特殊行为”(比如他书中所说的“性的时尚”)等方式来区分真正的上层和那些企图混入上层的人(包括下层士绅、商人等)

3.人口生长的代际差异:他在书中提到的张溥、张岳、叶春及、张岱、李乐、张瀚等人,因为出身年代的不同而对这种“纵乐的困惑”产生出了不同的感受。首先正德之后的人们怀念明初的秩序尽然的生活;万历之前出生的人在“纵乐”中产生着巨大的困惑,反思着商业带来的核心价值的崩溃;万历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基本适应了商业化的生活,在“浇漓”的社会中纵情声色,直至明末天崩地裂后的反思。

4.关于商业化带来的一些生活上的具体的改变:包括商业旅游的兴起,诸如《一统路程图记》等类型的旅游指南开始出现;身份秩序的混乱:而这一点与明中期开始出现的大量的契约工人、佃农密切相关,封建性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减弱,这也是明末发生“奴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惊叹于身份秩序混乱的士大夫反而成了时代的异类——他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白银帝国的出现:明中后期白银本位制的确立将很多的税收关系和商业贸易直接与白银货币挂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1——《明本纪校注》《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uy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