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心心念念的一座城市。
很早就想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攒够了钱,还是没能出发。
七月末,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微信,:“你来北京玩吗,我工作结束了想找个人在北京转转,包吃包住”。
我:“好啊”,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我终于说服了爸妈,背着一个简单的背包,带上几件衣服,踏上了进京的旅程。

day1
从开封到北京,我在石家庄转了一下火车,大概下下午四点就到了。
不停的微信轰炸我朋友,因为北京的广场太多了,也太大了,她并没有分清东西广场,所以我走对了,她说错了,我们错开了。
导航加询问,穿越地下通道,一个小时之后,我们见面了。没有紧张的问候,只是诉说着一些小事。
她带着我做公交到住的地方,那是北京五环的一个小区,北京地铁的一个起始点,张郭庄,离北京西站并不是很近,我站在车厢里觉得此刻北京在我的眼里很普通,只是地方大了点,确实也是也样。
她带着我回家,一个很破旧的小区,没有门卫,在五楼,很高,从窗户往下看,也只能看到这一片的景色。
和爸妈开了视频告诉他们我很好,之后逛了超市,准备好明天去玩的粮食。
day2
她今天最后一天上班,我去她工作的地方看着她很忙,我就在店点了早餐,坐在窗边玩游戏。
之后,我在导航的带领下,从五坏骑着哈罗单车到四环,逛了Miniso和无印良品,买了脏脏包,返程。
心愿是美好的,过程是心酸的,没有哈罗单车,什么车都没有,我沿着路走了近一个小时,天啊,一辆自行车都没有找到。有的上了私锁,不然就是二维码没有,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城市的不方便。在开封我走一个小时估计哪都能到。
十点出去的,等我回到家,已经下午三点了。晚上吃的杜家坎牛肉饼。
day3
我们坐车到北京西站,转车去铜锣巷。不幸的是早上喝了一袋早餐奶,全吐了,车上老奶奶说我虚,她并不知道我已经站了将近两个小时。
总结:公交车太疯狂,北京太大,路太远,切忌出行坐地铁,当时我并不知道可以坐地铁。
铜锣巷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
我们穿梭在街道之间,逛了很多店铺,突然看到了一个店铺,好多人排队,走进一看,好大一只灌汤包,25一个,买不起,闪人!
并不怎么好玩的铜锣巷。
看了看地图,离景山公园不远,我想去看看,懒懒的朋友想回家,费劲口舌,拉着她去了,门票真的好便宜,学生票5元。
好多观赏鱼,应接不暇,小山并不是很高,一会儿就爬上去了,很多年轻的外国青年,说着我一句都听不懂的语言,从我的身边走过。
公园里有唱戏的老人,服装正式,道具丰富,几个老人自娱自乐,一派祥和。
在景山的最高处,我们俯瞰整个故宫,穿着古装,留下了最美的照片。
北京城真的很大,游客很难融入,只能远远的看着一个个高大宏伟的建筑,路过大剧院,没敢靠近,很怂的我们。
劳累的我们离开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天安门,步行,很累。
地图上很近,实际距离比较远,大概四十分钟,很多人都在走,再一次感慨共享单车真少。
八月中旬的北京,依旧很热,嗓子很干,口渴。
在路边买了冰镇的冰露矿泉水,有很多人卖老冰棍,一元一个,我顺手买了两个,嗯嗯,真的是老冰棍,感觉自己在吃冰。
天安门广场,我来了。
但是当时的我并不是很激动,只有累,累瘫了。
和大多数游客一样,坐在地上休息。
啃着朋友递给我的火腿肠。
朋友帮我拍照,各种方位。
将近下午四点了,回家,五环的我们再不回家就可能没车了。
day4
约了她的男性朋友,我们一起出发,去颐和园,去吃火锅。
在颐和园附近发生了比较尴尬的一幕,第一次来,还没有找到颐和园的门。
一位外国友人拿着地图指着颐和园问我们“Sunmmer Place”
我尴尬的说了一句不知道.
朋友回了一句“i don't know”
友人失望的走了,很尴尬。我们既不知道地点,也不怎么知道如何交流。
总结:英语口语很重要
在颐和园里疯跑,疯狂拍照,苏州街什么的都逛了一遍
坐地铁,回家。
吃火锅,呷哺呷哺,真的很不错。我们在超市买的丸子,点了一些蔬菜,味道还不错,我们都很满足。
之后,都是我一个人的旅程,下次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