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概述:
公司在移动端开发移动应用,为员工提供班车查询功能。
此处针对企业内部IT团队和外包团队的合作模式执行,角色不严格按照敏捷方法来负责其工作,会或多或少涵盖到其他角色的工作,以确保整体团队效率与成本的最合适水平。
项目管理方法:
公司决定使用敏捷方法管理,采用scrum模型进行执行,项目管理软件采用JIRA。
为了不过于单调而配图项目主要角色:PO(product owner)、Scrum Master(SM)、project management、BA(business analyst)、front-end engineer、back-end engineer、test engineer、UI designer;
项目辅助角色:agile coach、basis engineer、security engineer。
项目启动会:
通过项目启动会对需求范围、项目周期、迭代规划、配套条件进行讨论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项目整体周期:所有需求规定在2个月中完成;
迭代规划:整体分为4个迭代周期(冲刺or sprint),sprint0(用于项目开始前的准备及sprint1的功能设计),sprint1&2&3(用于正常的产品迭代),单个迭代周期定为2周。
配套条件检查 - sprint0:移动应用平台选择、服务器准备、域名申请及备案、相关软件及网络的企业安全合规审核(根据项目需求有些需要补充)。
需求范围(※此处仅列举到story的级别,不进行更细分的展开):
①班车线路的移动端列表查看、单线班车的站点列表查看;
②班车移动查看的各个功能模块数据能够进行后台维护;
③班车线路可视化,地图路径展示,实时过站情况展示;
④班车线路搜索、当前坐标定位、智能班车线路推荐。
开始敏捷迭代开发过程
项目执行:
Sprint 0:
PO:配合BA调研,阐述需求与验收标准;
SM:检查各项工作事项完成情况(原型设计、UI设计、环境搭建、域名备案进度、安全审核进度),团队协调,组织每日站立会;
BA:根据sprint1的需求点进行调研,进行原型设计与确认;
其他人:配合完成配套条件的准备工作。
Sprint 1~N:
从sprint1开始进入迭代循环,过程控制方面均相同,只是应对的需求内容不同。
PO:新故事收集,判断合理性,合适的放入迭代计划(决定做什么);
SM:检查各项工作事项完成情况(原型设计、UI设计、开发进度),团队协调,组织每日站立会(确保过程的敏捷化);
BA:根据sprint2的需求点进行调研,进行原型设计与确认(决定怎么做-设计工作提前一个冲刺);
Engineers:前后端开发与发布及测试、交付。
简要说明:
敏捷落地时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配置进行不同的变式,敏捷开发过程中比较固定的特点包括:需求的渐进明晰、功能的多轮迭代;
关于人员配置:实际执行过程中,会根据人员配置进行分工的重分配,可能一人多职或多人一职,但一般可根据敏捷要求,将团队总成员控制在7到8人以内;
关于敏捷开发工具:敏捷开发工具主要是看板,可使用物理看板或电子看板,作用较多本文中不过多展开,看板形式可变,无看板工具的情况下或使用其他变式工具的情况下,确保每个冲刺的任务能够按时完成,按时上线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