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纵横研究院项目管理&技术管理专题社区
#读书笔记#敏捷革命(3)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读书笔记#敏捷革命(3)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作者: 请叫我好吃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8:16 被阅读5次

-什么是“冲刺”?

之所以称作“冲刺”,是因为这个说法能让人产生一种紧张激烈的感觉。我们打算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全部精力,做出点成果,然后停下来,回头审视一下成果如何。
冲刺周期经常被称为“时间限制”。其时间跨度是固定的,必须具有一致性,你不能把一个周期设为一周,下一个周期却设为三周。必须设置固定的节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在一个固定期限内完成多少工作。通常来讲,他们自己都会为完成的工作量而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每个冲刺周期而言,还有一个重要元素,即一旦一个团队决定要完成某些任务,那么这些任务就锁定了,团队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再给他们增加任务。

-每日立会的内容是什么?

Scrum主管,也就是负责执行流程的人,会询问团队成员三个问题:
1.你昨天做了什么去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2.今天你打算做什么来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3.什么因素阻碍了团队的前进之路?
Scrum主管要问的问题就是这么多!整个会议的内容就是这么多!如果会议时间超过15分钟,那就说明开会的方法存在问题。

-如何在自己的团队里创造出高沟通饱和度?

影响沟通饱和度的因素在于劳动分工的水平,即团队里设定了多少个专业的角色与头衔。如果一个人有某种特定的头衔,那么他就倾向于只做与该头衔匹配的事情,而且会想法设法维护该头衔赋予他的权力,他往往会把特定的知识隐藏起来,不与其他成员分享。

-每日立会有哪些规则?

第一个规则就是,每一天,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固定的,每个成员都要出席。如果有人不出席,沟通就进行不下去。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可以,只要是在同一时刻就好,重点在于给团队一个固定的节奏。
第二个规则是开会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我们希望会议直截了当,直击重点。如果某件事情需要进一步讨论,那就先记录下来,在每日立会结束之后再做进一步讨论。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用最少的时间,讨论出最易于付诸实践的,最宝贵的信息。
第三个规则是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说每个人开会的时候都要站起来,不要坐下。这样一来,就会促使每个人积极交流,持续倾听他人看法。这样还有助于缩短会议时间。
正是这个原因,这样的会议才经常被称为“每日立会”或者“每日Scrum”。其实,你怎么称呼这种会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在同一时间召开,询问那三个问题,每个人都站着,而且开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敏捷革命(3)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什么是“冲刺”? 之所以称作“冲刺”,是因为这个说法能让人产生一种紧张激烈的感觉。我们打算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集中...

  • 以终身发展的视角来持有一家企业

    以一天的视角来看待投资的人,可能靠的是运气。 以一年的视角来看待投资的人,可能靠的是判断。 以3~5年的视角来看待...

  • 矩阵的整体总结_线性代数_day27

    将矩阵看待成视角1:数据 将矩阵看待视角2:系统 将矩阵看待的视角3:变换 将矩阵看待的视角4:空间

  • 第四章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4.1 冲刺 回想一下你做过的很多项目,在完工前你几乎得不到任何反馈意见,或者要等好几个月才能得到反馈,你可能...

  • 在变化和不确定之中蓬勃成长

    《敏捷主义 :从技术、商业和个人视角看敏捷商业思维》读书笔记(2017-03) 1、接受变化,改变自己 提到敏捷研...

  • 看待时间的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的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根据不同的时间...

  • 《敏捷革命》读书笔记

    世界的运作方式已经打破 问题出在工作方式上,也就是大多数人的工作方式。我们之所以都认为工作应该通过某种方式去完成,...

  • 《敏捷革命》读书笔记

    关于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种可以快速迭代、高效创新的管理方法 Scrum,即敏捷管理法。 核心内容 一、提高团队效...

  • 《敏捷革命》读书笔记

    引子 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半感觉前面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试着在边读边记录本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花了3个早...

  • 《敏捷革命》读书笔记

    【导读】:阅读用时1小时9分,笔记36个。书籍知识密度中等,采用跳跃+重点阅读。适合人群:产品人、项目人和管理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敏捷革命(3) -以周期性的视角看待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fu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