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带回家》连载 作者:李宏诗
在所有的情绪里以生气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人们常常说:“当时他把我气糊涂了!”这话听起来很符合常情,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因果关系颠倒了!——不是被气糊涂了,而是糊涂了才被气!
其实,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因为人们还经常说一句后悔的话:“要知道这样我就不生气了!”“要知道这样”说明是不知道——你不知道就是糊涂,所以先是糊涂了才生的气。生气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在自己。这个“要知道这样”包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误解了别人的意思、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后果等等。糊涂就是无明,无明就会做出错误的举动。
家长看着孩子不会算题,就大骂:“你怎么这么笨!”——成年人做出的未成年人的行为!家庭暴力——亲人做出的仇人的行为。强奸、抢劫——人类作出的兽类的行为。……
以后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谁把你气糊涂了,而是你先失去了灵明之性,糊涂了之后才发的脾气!
保持中和
那么人一点脾气都该没有吗?当然不是! 《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6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中”是大脑没有什么思维活动的自然状态,“和”是大脑与外界相互作用时的自然状态。
这就是说,处于“中”的状态时,心平气和,气血流通,思维清晰灵明。处于“和”的状态时,你可以有情绪,可以有脾气,但这个脾气要发得恰到好处,发得有利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这就要求你在对事物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运用情绪的力量促进人或者事向好的方向变化。
学生们不认真学习,态度消极,斗志丧失。老师发怒了,对他们严厉的批评,使之重新振作了起来。老师的“怒”充满了仁爱,没有半点杀机,即使有杀机也是杀掉了学生心里的消极和惰性。
保持中和,就要求心里明明白白,情绪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控制到“不移怒”。你对张三吹胡子瞪眼,转脸对李四就可以笑容可掬。然而这的确很困难,现实生活中的人已被各种物欲所牵挂而不得安宁,心态扭曲,性格偏颇,这不仅严重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面对黑熊
认识后果
一个脾气暴躁对谁都敢发脾气的同学向我咨询改变脾气的方法。他深受脾气暴躁的危害。因为脾气不好,他很少有朋友,自己的生活和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问他:“一条狗对你狂吠,你会怎么办?"
“捡起棍子赶走它!”
“面对一只饥饿的黑熊呢?”
“趴在地上装死。”
对了,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因为你知道同狗和黑熊对抗的后果不同!和狗对抗最多被咬伤,和黑熊对抗可能会丧命!而且你了解黑熊的习性:不吃死的猎物。而且越和它对抗它就越凶猛。所以你会一点脾气也没有的趴在地上、大气不敢喘的静静的一直等到黑熊离去!
脾气也一样,你不是控制不了,而是因为发脾气的后果还不像被黑熊吃掉那样被你重视。如果你真的想不发脾气,就当你每次面对的都是一只黑熊吧!
其实情绪本身就是一头黑熊,也会吃了你。吃掉你的友谊、吃掉你的工作、吃掉你的生意、吃掉你的生命……在它面前你也要平心静气的“装死”,它才会慢慢的离去!
不久,这个同学告诉我此法甚灵,脾气大有好转。
静观情绪
面对黑熊的时候,你只能趴在那里,闭着眼睛,全身一动不动,任由黑熊用它的大掌把你拨弄来搬弄去,忍受它鼻孔出来的阵阵臭气,静静地等着它离去。
那时候,你什么脾气都没了。只有安静,只有放松,死一般放松和安静。即使它已经踩伤了你的手脚,抓破了你的脸,你也不敢动一动——因为你知道受点伤比丢掉命值得。这种样子恰恰就类似我要说的“静观情绪”的状态。
情绪就像体内的黑熊,不管是愤怒还是懊恼、害怕还是害羞,也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都要像等着黑熊离去一样静静地等待,静静的观察。
此时身体要放松,紧张了就会发抖,放松了才装得像,才能维持更长的时间。精神也要放松但不能懈怠,懈怠了会睡着,你还要保持灵明和警觉。
有情绪不要紧,情绪是你生的,你就可以控制它。不需要别的,只需观察,而不能进入。就像你可以观察黑熊而不能用手拍打黑熊一样。
如果你进入情绪的波动状态,就等于进入了硕大的熊掌,世界就没有别的了,只有情绪。你会被情绪熊掌拍得稀巴烂。所以你要抽离开,当自己是一个旁观者,站在情绪之外观察情绪。告诉自己:“哦,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观察到情绪了,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不要奇怪,要顺其自然,有什么就观察什么!看看情绪到底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看看情绪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像静观黑熊!而你察看它的时候,也就是意识在察看自身,随着察看,意识回归本原,回归空荡,心就安了,情绪也就消散了。所以,不要奢望没有情绪,有情绪也是好事,它可以带着你回归意识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