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很多话题中,总是提到“舒适区正在毁掉哪哪类人”“跳出你的舒适区,你的人生才真正的开始”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让人焦虑和不安。
那是否真的就是跳出所谓的舒适区,就能让人取的更大的成就么?
那些总是让你跳出舒适区的人,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舒适区?
舒适区就是目前你所做的事情对于你现有水平相对容易,没有挑战。时间久了,你就会也来越习惯这样的做事方式,从而不愿意离开这个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放纵。
心理学家罗伯特;M;耶基斯和约翰;D;道森曾表示,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可以使人的行为处于稳定水平,从而得到最佳表现,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相对适度的焦虑,即一个压力略高于普通水平的空间,我们称该空间为“最优焦虑区”。
即对应图中的“蓝色区域”,它位于绿色的舒适区左边
例如,我做教师这份工作做得得心应手,每天工作生活也很愉快。如果不能一直待在舒服圈,我是不是要辞掉教师工作,当当医生、律师什么的,扩大自己的舒服圈呢?按照这么理解,心理舒适区的理论就是荒谬之极的。
为何现在社会环境下,那么多人都在鼓励跳出舒适区
我们为什么想跳出舒服圈?
是因为我们想成长,而成长的动机性来源于自己的追求和对所谓幸福感、成就感的满足(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例如,我想跳出总是宅在家里的舒服圈是因为我想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满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提高交际能力,自力更生的能力。
因为生活压力大,焦虑等等因素,都想着从原来的圈子中跳出来,去寻求更大价值,尽快的摆脱对现状的不满。
从而,鼓励或怂恿别人走出舒适圈似乎变成一种潮流,身边到处充斥着“如果你不跳出去”就是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言论。
你日子过得不错,总有人提醒你,你要扔掉这些好日子,你甘于平凡,又有人告诉你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样才不负此生,如此种种。
当然也是有人能真跳出去的,那只能说你之前以为的“舒适圈”并不是你的“舒适圈”,顶多称得上是“不舒适圈”罢了。
不断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真的能够让人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吗?
跟风跳出舒适区,多半不是“跳出”,而是“入坑”
朋友小A说,愁死了,前段时间把公职给辞掉了,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但每个月都不见预期效果,还都是自己完全不懂的行业。
小A原本在某一线城市审计部门当个小领导,单位好、待遇高,经不住别人劝说,总觉得现在就是实现自己更大价值的时候了,不甘心在单位做一颗螺丝钉,和开了一间餐饮店。
这几年餐饮行业如火如荼,各个餐饮品牌拔地而起,但隔行如隔山,加盟、装修、推广门道太多。
一个外行,毕业就进入市政单位部门,以前又没做过生意,哪里懂得运营,推广,管理。别人给他出主意做低做线上生意,加入美团、做自己的餐饮平台,单子的量还是屈指可数,自己想和以前的单位合作,还不受人待见,辛苦劳累不说,前后已经倒贴30多万在里面了。
回到家还备受家人数落,家里人总觉得脑门是不是被夹了,才这样做这些“荒唐事”。
然而最近听说小A有又准备和别人合伙搞培训机构。谁劝都不听了,一心凭着马云那句话——“趁年轻,尽早把生活折腾成想要的模样”。
本来安稳平静的工作生活,收入稳定和有足够时间陪伴家人,完全可以舒适的生活,这下好了,人辛苦,财散尽。
如今,媒体到处贩卖焦虑,不停暗示我们太舒服就是犯罪,不出来好日子会到头。
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各大媒体大肆宣扬着“万众创业”的旗帜,让更多的人生活在焦虑之中。然而那些被焦虑逼出来创业的人,到最后通常会发现,所谓跳出不过是跳坑、爬坑的一个过程而已。
这种贩卖焦虑的宣传,也使得那些被焦虑所困而频繁跳槽的年轻人,最后兜兜转转找不到自己该有的方向,时间却虚耗饴尽,甚至精力磨损也未必能找到自己定位。
刚毕业的时候,每天都会看这些关于跳出舒适区,转行创业等等的文章,也十分的赞同文章所说的那些道理。
然后亲自去实践,突然某一天,回头一看自己的经历才发现,整整一年,自己没有一个像样的作品,没有存款,钱全部花费在了找工作,换工作的各种事情上,甚至连回家过年的路费都还要父母打过来。
在真的跳出去之前,仔细的想一想,如果真的跳出去了,你的车贷、房贷同意吗,需要赡养的老人同意吗,嗷嗷待哺的孩子同意吗,家中阿猫阿狗同意吗?
这一系列问题,你对自己都没有都得到明确的答案之前,还是建议你待在当下的舒适圈中自律提升,别着急跳出去找虐。
与其跳出舒适区,不如拓宽舒适区
前段时间作家蔡澜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
粉丝问她:您好!请问如何走出舒适区?
蔡澜反问:为什么你要走出舒适区?
粉丝说:大家不都这么说吗?呆在舒适区里,早晚会被社会所抛弃。
蔡澜听后一笑,淡淡地说:把自己已经取得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与其盲目跳出舒适区找虐,不如在自己的舒适区更加自律,不断拓宽自己舒适区的“领地”。
就像现在流行的什么P2P、区块连、炒房、炒币等等,火的一塌糊涂,多少人放弃手头收益丰厚的工作投身其中,听着那些满嘴跑火车的人讲述一些连他们都解释不清楚的专业名词,最后的结果如何?
就拿去年暴雷的“钱宝”来说,我身边很多朋友开始只是拿着5万来试试水,但是看着高额的收益,就开始各种借钱,套信用卡,抵押贷款出来的钱全部投进去。
突然有一天,平台的服务器登陆不上了,钱自然也拿不回来了。朋友开始像热锅上蚂蚁,原本想着多点理财收益,让待产的妻儿有更加体面的生活,连奶粉钱都难以筹齐。
如果你的环境正在不断消耗你,却又得不到成长,脱离势在必行,但这不叫“舒适区”。
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自己选择并坚持就好。
每天坚持健身、读书、学习,努力从改善小事物开始,对父母多关心,对孩子多耐心。长期以往的积累,就算我们达不到专家的行列,也不会一知半解,懵懵懂懂的,如此,我们的舒适区会越来越稳,越来越大,越来越宽。
要坚信,现在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