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渭北春树(Joshua)
- 期数:总第36期
- 发布:2016年10月25日
-
标签:
二年级
作业
教学研讨
-
关键词:
家庭作业
,个性化支持
,教育目标
-
摘要:
针对家庭作业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梳理。对家庭作业的必要性、针对性以及成本代价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了其中可能的风险。最后也给出了个人的一些建议。也附录了一些权威专家和研究的内容。
引子
前阵子和二年级群里的一些老师交流,聊起来作业的问题。有些老师觉得二年级布置作业太早,又担心不布置作业孩子课业跟不上。有些老师则认为:“作业不是啥不能做的事。孩子们其实有精力有兴趣,而且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别,通过作业可以满足各自的需求。所以有的作业是敞开的。比如给字找朋友:有孩子不但找了朋友(组词)还能写出句子,有的孩子还能连成故事,有的故事还很有趣。但是我又顾虑这样做差距会拉开得太快太大,所以又时不时地收着点。只让找朋友就好。”
就上述的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梳理长久以来一些相关的零碎想法。
该不该布置作业?
核心确实并不是孩子能不能做的问题(想想看公立学校一二年级的作业布置量和完成情况)。因为这是可行性论证,老师能布置,孩子能完成就证明可行了。
我感觉问题其实要回归到孩子:
- “孩子该不该做作业?(必要性)”,
- “如果该,该做什么?(针对性)”,
- “如果有了作业,会有什么成本和收益?有什么风险没有?(性价比)”。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就要回答”做作业的原因”,也就是“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即作业要解决什么问题?核心的痛苦是什么?
常见的回答可能包括:
- 因为认知内容增多,孩子的练习量不够,掌握度不好,所以需要做家庭作业。(从后进生的角度出发)
- 孩子的学习热情很高,应该根据孩子的状态适时给到,防止“饿到孩子”。(从绩优生的角度出发)
个人觉得这样的回答也说得过去。但是总有点不够踏实。
首先,两者的依据都是根据孩子认知学习的表现来评价的,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后进生为什么落后?还是整班进度不如人意?(前一个往往是孩子的意识发展,基础感官,气质年龄,偏侧化,学习习惯等等原因造成的,后一个则要重点考虑老师教学计划和教学法是否适度得当)或者是绩优生认知上表现积极很好,那么情感和意志等其他方面是否均衡?是否有过强的表现欲来获取成人关注或认可?。
如果以上问题都能回答的很好,那么第二个问题就好回答了。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不针对病因,所有的药方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所以,如果有作业,更多的应该是个性化的作业。而且要适度控制其中认知部分的内容比重!
第三个问题和前两个问题紧密相关,分情况考虑:做作业的收益:如果主要是以下内容,就要警惕起来:
- 增强了大部分孩子认知内容的掌握程度;
- 提高了教师的成就感;
- 让家长感到很欣慰,很省心;(家长往往更容易焦虑,没有比能好好做作业的孩子更让家长放心的了,往往也更让家长轻松)
当然如果是个性化的、适度的,促进孩子平衡发展的,当然是最好的。
做作业的成本:
这里需要考虑的更多是机会成本,即孩子做了作业,投入了时间,是否影响到他做其他事情。
- 是否因为做作业,减少了亲子陪伴的时间。特别是一起做运动,散步,讲故事,唱歌等非认知的活动。
- 是否因为做作业,让老师觉得更轻松满足,从而简单化的考虑了自己的教学和每个孩子的特殊性。增强了教师的惰性和功利性;
- 是否因为做作业,滋长了家长的功利心态。(练习的作用确实是立竿见影,很容易上瘾的。可惜这个不仅是边际效用递减,而且时间长了可能还会有副作用)
总体来说,二年级是孩子发展或弥补基础感官最后的机会了(9岁之后更为困难),如果作业的形态过于单一,很可能掩盖了孩子的潜在问题。可能相关的时间让家庭投入一些发展基础感官的亲子游戏或活动更有价值。
如果老师能够在家长(培训)工作和孩子个性化针对性上有所提高,即没有作业,家长可以陪孩子做高质量的陪伴或基础感官游戏;有作业,也是适度的个性化的作业那是最好的。
其实从我个人的感觉来看,对于孩子,在认知学习时要适当来点“饥饿营销”,吊着点胃口。让孩子自己凭兴趣去做。让她自己产生一个“自己能够超出老师预期完成”的成就感。这比她多写出几个字要宝贵的多。这也是斯坦纳说的如何用健康的方式来给孩子教授不健康的内容(指仅是社会需要的,而非孩子天性需要的)的一点尝试。
最后说一句,如果留作业就要检查作业,而且最好是面批作业。这样才能把作业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结论
- 如果要留作业,应该是适度的、个性化的作业。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发展状态,促进孩子基础感官发展以及思考-情感-意志的均衡发展。
- 要警惕作业练习带来的快速效益,滋长教师和家长功利化、简单化的心态。
- 作业应该检查并最好当面批改。
延伸
在讨论过后,我又看到了以下相关内容,供参考。
《让数学有意义》
在《让数学有意义》这本书中,作者特别提到了家庭作业的话题:
目前教育的一个趋势是给越来越小的学生布置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许多老师想向他们班的学生家长们证明他们的孩子正在做着超前的工作。甚至华德福老师也在屈服于这一压力。现今三年级学生做家庭作业相当普遍。
我们质疑这种趋潮流,我们觉得五年级之前都不应布置家庭作业,即使到了五年级,家庭作业也应该只有一点点。任何家庭作业都应该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学生每天在学校要呆很多个小时,这里才是他们应该学会刻苦努力的地方!学生也需要学校以外的生活!在家里他们需要玩耍、阅读、练习乐器、手工艺、绘画、棋类游戏2、参与家务劳动,并花时间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
人们常说如果从小让孩子做家庭作业,可以培养他们将来做作业的好习惯。这一说法给人的感觉是,要帮助孩子准备好应付将来作业的压力和负担(在高中阶段会到来)的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在较低的年级就经历这个压力。相反,我们认为好的作业习惯能够在初中阶段培养出来。而即使是初中阶段,作业量也要小。
同样,老师现在要求学生写书面报告(比如四年级就要写动物报告,五年级写学期报告(state report),和读书报告)。这似乎是来自于主流教育,主流教育渴望模仿高等教育的某些元素(如研究报告)。这股潮流顺势而下,已波及到小孩子。那些竭力追求高等学术内容的家长感到很安慰,但我们觉得这种报告的教育学价值相当有限,甚至对孩子的学习热情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对读书报告也有类似的担扰。当然鼓励孩子在家读书没有问题,但是强迫孩子读他们可能不喜欢的书,然后给他们加上写关于该书的读书报告的负担,极有可能会压制他们的阅读热情。
《孩子为何失败》
《让数学有意义》的作者和《孩子为何失败》的作者都提到了Alfie Kohn的The Homework Myth《家庭作业的神话: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如此倒霉》一书。Kohn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来支撑他的论题,其中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显示家庭作业和独立思考之间有正相关性。科恩指出,家庭作业不仅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灵魂经济》
鲁道夫·斯坦纳则在《灵魂经济》的“十岁的儿童”演讲中提到了家庭作业,他是这么说的:
... 我们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的义务和责任感,...对学生提出某些他们之后不会履行的要求会是非常有害的。而家庭作业--正如热何在家里所做的学习一样--非常有助于这种效果。家长经常向我们抱怨他们的孩子没有被给予足够的家庭作业。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事实...,过多的功课导致一些学生负担过重,而同时部分人禁不住制造马虎的功课或者干脆完全逃避它。有时只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去实现教师的要求。但最糟糕的事情是儿童不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去做的。因此,相对于去冒险让他们蒙混过关不完成他们的作业,要求少一点会更好。
版权说明
本文为《乐知人》内刊文章,著作权为原文作者和北京乐知学堂(Beijing LeZhi Steiner School)所有。未经特别说明,均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授权。任何违反本协议的行为均属于非法行为。
您可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
惟须遵守下列条件:
- 署名:您必须保留署名和此版权说明。
- 非商业性使用: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指用于机构(非个人)的博客、网站、微信号等互联网媒体、纸媒等内容与宣传。
- 禁止演绎:您不得修改、转换或者以本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
对任何再使用或者发行,您都必须向他人清楚地展示本作品使用的许可协议条款。
如需商业性转载出版,您需要我们的书面许可,请直接和我们联系(lezhischool@126.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