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移动互联时代,还需要记忆知识吗?——《知识大迁移》梳理

移动互联时代,还需要记忆知识吗?——《知识大迁移》梳理

作者: 马纪刚 | 来源:发表于2020-12-15 04:14 被阅读0次

当所有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的时候,脑袋里记忆多少知识还重要吗?

本书的答案是,依然重要!

海量的知识被存在云端,可如果它们不在你的脑袋里,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作者用调查研究的真实案例告诉你,知识水平与一个人的收入、幸福感甚至健康程度都息息相关。

当你还在高呼什么都可以上网搜的时候,你忘了一个事实:在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搜什么的时候,网上的知识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调查发现,世界上任何问题都会有五分之一"达克效应"的人。

(达克效应指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这种认识不到自己无知的现象被命名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达克效应”知的状态)

达克效应就是元无知的状态,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你以为知道那个东西没有用,但实际上是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个东西的存在。

模因也会为我们带来达克效应。就是当我们陷入在一个固定的文化模式当中的时候,我们会被这个文化模式掌控,这个叫作文化的遮蔽性。就你在这个文化的遮蔽当中,你是根本看不出这个文化有什么问题。就好像《肖申克救赎》反映的问题,你会被体制化。

移动互联时代还会产生“谷歌效应”。就是当你知道你所记得这个东西,你没地查了,你不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它的时候,你的大脑才会使劲地愿意去记住它。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大家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我们脑子里装的东西越来越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

书的第二部分主要调查,知识到底有没有红利?我拥有这么多杂七杂八的知识,我脑子里边装了很多不需要通过手机去查的这些知识,会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

这本书告诉我们,应该学习文史知识、地理知识、百科知识、文化素养、理财的知识、体育的知识。知识越广博的人会比别人更健康、更富有、更幸福。

书的第三部分,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么一个全球性无知的时代成为赢家?就是当周围的人都离不开手机,当所有的人都在不断地减少大脑当中储存的知识含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作者有几个建议,第一个就是他希望整个社会不要人为地制造求知的门槛,比如医药说明书别用那么多术语,写的通俗点。

第二个就是个人获取信息应该均衡理性,大数据别胡乱推熟。

第三个就是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公共冲突。就是当我们有一个事,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地就讲投票,应先通过协商,通过大量地普及知识让大家知道这个事的前因后果,这时候才有可能能够找到一个最有效的去解决公共冲突的方法。

第四,人要像狐狸一样的广博好过像刺猬一样的专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动互联时代,还需要记忆知识吗?——《知识大迁移》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ji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