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道理是别人的东西,你拿不到版权,即使别人给你申请专利,那东西也不是你的!别人的道理拿在手上没重量,含在嘴里没底气。
那么答案是什么?
就是自己思考自己实践,寻找自己的实践真理作为灯塔,才不会在人生的航行中迷失方向。
昨天有人问我:“读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吗?”
“不会痛苦,而是你懒!你懒得思考,所以会觉得痛苦。你总是不愿意看书,而喜欢去看别人总结的内容来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然而,你真正理解感受到了吗?这就是你每次所说的东西就经不起推敲,被人多次询问之后越来越没有底气的原因,最后哑口无言。别人总结的东西就不属你。”
不信你按我下面说的小栗子实践一下(需要一张纸和一只笔)
读书,能让我们的大脑被动性思考。当我们想理解书中内容的时候,就会努力去思考,努力去品味内容的含义。从书中得来的道理与观点,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经过我们大脑思考而得来的。而别人直接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都懂,但那是别人的经验所得,思考所得,与我们毫不相干。
葛尼斯说过:“无人能得到他未曾听闻过的经验。”
就像一个人童年家庭背景不幸福,而你却每天生活在父爱母爱之中,这两者是永远无法完全体味到各自的人生感受的。所以,当别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这些是别人生活得来的思想,我们是不能深入体会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我们自己不断地实践过体会过而得出的道理,才是我们自己人生中的“真理”。
每个人的人生、信仰不同,每个人心中的真理也有所不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告诉我们道理的时候,我们都懂,但是就是无法真正地去理解,要把自己和道理连接在一起,这中间缺少实践与思考。
·举个简单的小栗子,也可以自己实践一下:抄两段文字。
(下面有两段文字,一段用第一步的方法来抄,一段用第二步的方法来抄。)
1. 边抄文字边思考文字的内容,我们能记住多少?
2. 戴上耳机听自己喜欢又会唱的歌(eg. <海阔天空>—Beyond都会唱吧?),边抄文字边听歌唱出来,不要思考文字,只顾写。最终能记住多少?
对比一下,第一步做法比第二步做法能记住的更多。这是为什么?
只要我们边抄的时候边思考了,便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记忆,只有自己思考过了,那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容易激发大脑的记忆力,并且沉淀在大脑里的时间会比较长,因为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每个人心中的想法、对待方式和答案都截然不同,如果一味地吸收阅览别人的总结而不思考,那心中便只充满了别人无限过滤过的思想。
到最后,说是做自己又失真,根本没有亲身经历思考过,说是变成别人,却没有别人的亲身体验与结合实践的思考过程,又不太准确,只能成了一个套着皮囊每天过着模仿别人的行尸走肉。
当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了,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你过着自我省察的生活吗?
·你头脑里只充满别人咀嚼过的思想吗?
·现在只是置身于若有所失的群体中?
其实,思考别人的问题,比咀嚼别人的道理有意义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