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南阳师范学院
读书笔记|《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

读书笔记|《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

作者: 丽萨的成长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11:26 被阅读1127次

读书|《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读书笔记
2018-02-03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

1、“查阅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书籍可以发现,三千年来教育本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每个历史时期,表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一些差异,但核心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那就是:‘因材施教’、‘教育以孩子为中学’、‘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通往幸福的教育.jpg

2、现代教育起源于17世纪。当时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夸美紐斯提出学校应该是“所有的人学会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地方。如何做到呢?就是使用规范的各个学科教材,把教师的个体因素所造成的失败率降到最低限度。

20世纪,这种传统的学校收到广泛的批评,至21世纪,像可汗学院一类结合了科学技术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时,说明“标准化的教材和教授方法”已经不重要了。在未来的教育中,每个孩子的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科技、乃至艺术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人类文明最密切相关的教育,步履维艰,并未跟上人类文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

学校扔延用多少年的标准化课程,不关注你想得到什么,而是一味的给予。家长一门心思追求分数、拼名校、拼特长。

二、现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培养未来的人才
过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如今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社会发展之快速,知识更迭之快速。孩子们现在所学的技能,等到大学一毕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他要工作时,可能面临很多行业是现在根本还没有的。

“应试教育下为了考试的目的不断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吸收到头脑里的知识才是自己的,随时随地会用才算真正的掌握”。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孩子由兴趣而引发的持续学习的动力,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变化。

2、培养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就像每一颗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的绽放,有的,需要漫长的等待。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坚信每个孩子天性的不同,让他独一无二的天性慢慢生长出来。为热爱而加强持续学习的动力,通过持续的努力、付出所创造的价值被认可,便获得了持续的幸福的能力。所谓幸福,应该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孩子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他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他的存在有不可代替的价值。那么考试不及格、失恋,职场挫折,这些困难根本不可能撼动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三、成功的逻辑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三川玲老师对自己周围的同学,做了一个分析,发现:“毕业20年后,那些当初高考成绩好的读了名校的同学,与读了普通大学,甚至没读大学的人,幸福的程度几乎没有差别,至少没有当初高考的分数差的那么大,大家通过各自的方式实现了幸福的人生。也就是说,读书时候的阶段性成绩,放到整个人生当中,并不算什么,都不是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的根本。”

每个人都可以经由自己的努力,兑换为价值,获得幸福的人生。没有兑换为价值,读了再好的学校都没意义。

从这一点看,家长们挤破脑袋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其实意义并不大。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能力是值得被重视的:

1、保持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欲望去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脑里的财富。也是就是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和谐的人际关系--妻子丈夫间的同心同德,朋友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工作伙伴的团队协作,这是一个人能够成就事业、得到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3、美好乃至高尚的品格--有了美德,孩子会自动去做那些大格局、大担当,乃至名垂青史的事情。

四、作为家长你是否具备了幸福的能力?

现存的教育体制,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国外虽然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是比较好的,但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适合中国的孩子。教育终究是与历史、文化分不开的,他们的教育体系也是多年时代发展的结果。

那么现阶段,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 “家庭的教育”。三川玲老师在书中提到家庭教育的说明 :“

1、家庭教育其实不是指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物质条,而是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构建怎样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人生志趣。

2、家长可以做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建设家庭的成就感,让孩子发现无论金钱多寡,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结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3、不要把孩子推向一个个名校、名师、兴趣班、竞赛、考级的深渊之中,有关“生命价值”的课程,只有家长可以做到。而这课程恰恰与文化水平没什么关系,任何父母只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就能做到。

4、家长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教育上的尝试的时候,能够顶的住外在的批评与压力。

看到这里,突然发现,所谓儿童教育的书实际都是在讲家长的自我教育。要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首先家庭是要幸福美满的,父母要有自己的志趣、对生活的热情,最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才能坚定的不随大溜,并建立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三川玲老师说,“家庭教育与家长的文化水平没什么关系,任何父母只要足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就够了”。然而这一代新晋的父母其实大多文化水平并不低,但是,是否拥有自己的人生志趣,幸福的能力,就不好说了。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

    读书|《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读书笔记2018-02-03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 1、“查阅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书籍可...

  • 在通往幸福教育的路上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书笔记 年度第二本书,打算第二次细读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一是喜欢这本书的书名—...

  • 通往幸福的教育

    ——· 关于本书 ·——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

  • 通往幸福的教育

    我一直有关注三川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对于这本书的面世也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过会通过这样一种共读的方式打开。...

  • 《通往幸福的教育》

    要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这是幸福的奠基之石;我们要发现和保护孩子发自内心的...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我听完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是: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 如果可以顺应这样...

  • 通往幸福的教育

    米粒最近很喜欢看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特别是马飞落水那一幕,每次都要看一遍。其实我也印象深刻。而我也会趁此机会教...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22天,阅读第432~439 摘抄: 玩耍的本质,是开心。当家长为孩子的欢乐,附加上任...

  •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打开《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之后,第一篇文章就是“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通往幸福的教育》 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pu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