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社群都玩着一个游戏:MBTI性格测试。我前前后后玩了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测试结果都是“探险家”人格。
在一天中我会变化。醒来时是一个人,睡觉时却明明是另一个人。
这一点,让我想起大学同学给失恋中的我的评价:“你白天和晚上的样子迥然不同。”那时候,我白天哈哈哈,晚上哭唧唧,确实是这样。可现在,我好像不再这样了。
“探险家”们喜欢找各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激情。他们比别的人格类型更容易参与有风险的行为。
这个得分情况来说。
我个人觉得,去年确实可以说是充满探险的一年,或者说,去年,我做了一些突破自己的事情。
第一个突破就是:考编。珠三角这边的编不好考,不再只是笔试+试讲。要想拿到试讲资格,中间还需要经历一轮唇枪舌战:在20个人里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方式一种叫无领导小组讨论,一种叫逆序点评。
逆序点评对于我这种社恐人士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理论知识也很匮乏,看问题也不会想得很深。还记得刚拿到入场券时,同事拉着我去练习,轮到我发言时,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听着她们头头是道的发言,我心里再次否定了自己。为了改变这状态,也为了拿到下一场比赛的资格,我花费三千去报名学习。两天时间,沉浸式练习,我逐渐知道如何做。
无领导小组讨论才是让我最害怕的一种考试方式。第一轮轮流发言时还能说点儿东西,第二轮完全得抢机会发言,而且得抢得优雅,说得有理有据。那场考试下来,我只抢到了一次发言机会,实在拼不过别人。不过,可能是我说的内容和那些培训班的套话不太一样吧,我竟然顺利地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
第二个突破就是:考驾照。我真的是很胆小的人。科二在教练场练,循规蹈矩,倒是练得不错。科三练习第一天,教练就让我到大马路上练习,还让我把车开回家。一路上,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加油加油加油,不是打气,而是让我踩油门。一辆辆车你挨着我我跟着你,最可怕的就是变换车道。
考试那天,我在返回考场时,要经过桥梁。桥梁上刚好也有一辆大货车,准备下来。我紧急刹车,打算让他先过去。考官见我这一个操作之后,破口而出:“神经病。”当时我不敢回怼她,只好默默地把车开回考场,顺利考完试才是我要的结果。我一下车,女考官居高临下的对我说:“你刚刚为什么要刹车啊?”我像个小学生一样,认错态度十分诚恳:“我害怕大车。”
这两个看起来都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可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天大的难事。也因为这两种考试,我开始建立起了自信,不再让自己长期当缩头乌龟,把自己封闭起来。
因此,把自己想要去尝试的事情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自己去承担失败的风险,也算是一种探险吧?
在吃的方面,我真的一点都不敢探险。身边人都说我挑食,榴莲、内脏、葱姜蒜香菜紫苏等等调味菜,总之所有带有特殊气味的东西,卖相让人引起不好联想的东西,我都不想去尝试。连喝奶茶,我也只钟情于烧仙草。我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味蕾去探险。
“探险家”对旁人的感受很敏感且重视和谐。
换一种话讲,就是,害怕冲突,这一点,挺符合的。
我同事说我符合这个:
“探险家”们却是不折不扣的内向型,在他们退到幕后独自养精蓄锐的时候,会让朋友们大吃一惊。
她们列举了一些事例,可我总觉得我不配,一阵推脱。结果,我被教育了一顿:

说实话也对,自信一点,不必猫着,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光。所以,我是不是探险家人格,并不重要,想要去做什么,就大胆地去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