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农耕生活,养蚕织染

古代农耕生活,养蚕织染

作者: 汉服衣冠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21:05 被阅读0次

西周时纺织品达到了相当精细华丽的水平,还掌握了染料染色技术。在记载西周初年社会生活的《诗经》中,有不少篇章和内容记载了当时人们养蚕、缫丝、织帛、染色、刺绣和种麻、采葛、煮葛、织绸和染色的情况。

《诗经·世风·七月》生动地描绘了那时妇女采桑养蚕的劳动情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是说,春天里一片阳光,黄莺儿在欢唱。妇女们提着箩筐,络绎走在小路上,去给蚕采嫩桑。

《尚书·禹贡》记载,冀州的帛、豫州的丝、麻等都是著名的地方特产。当时家家户户都靠妇女纺纱织布来解决衣着问题,并缴纳纺织品作为贡赋。

家庭纺织十分重要,《周礼》称为“妇功”,列为“国之六职”之一。官府从原料和染料的征集到纺织、练染、缝纫、服饰等工序设立了掌葛、掌染草、典妇功、典丝、典臬(府)、内司服、缝人、染人等专职工官和机构。

西周时期的蚕桑丝织业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丝织品除罗、帛、丝、绫、绢、绮、纨、缯等以外,还出现了各种色彩的提花锦和刺绣。刺绣技术己很成熟,所用辫子股针法流传后世。但铸绣服饰在当时尚为奢侈品,产品较少,仅供贵族享用。

普通平民百姓所穿服饰的质地多为麻、葛,而麻、葛同样有粗细之分,质量达到很高水平,比较粗的布,供奴隶穿。奴隶主穿和使用的细布己和现代的细麻布不相上下。

相关文章

  • 古代农耕生活,养蚕织染

    西周时纺织品达到了相当精细华丽的水平,还掌握了染料染色技术。在记载西周初年社会生活的《诗经》中,有不少篇章和内容记...

  • 【国学经典】中国养蚕技术是怎样传到欧洲的?

    古代欧洲人并非不想自己种桑、养蚕、织丝绸,而是他们根本不会。养蚕、缫丝、织绸,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是核心技术。 1...

  • 我们养蚕吧

    我们养蚕吧!织什么呢?“以线为锈,可织山河;以心为锈,可织岁月。” 当决定养蚕之前,见过的蚕是这样子的,它们已经结...

  • 千秋绝艳秦罗敷,至今传唱陌上桑

    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分工。“女织”从广义上说,自然也包括了采桑养蚕。桑林在野外,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容易隐...

  • 《桑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中国是世界上养蚕最早的国家,桑在古代的地位很高,西周已经出现了专门种植桑树的桑田,因为种桑养蚕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来源...

  • 【百草千般用】关于画眉及织染的青黛……

    【百草千般用】有人问老夏“青黛”这回事,我脑海里立刻是古代纹眉的女子! 历史上,青黛是女子少不了的,古代织染衣物更...

  • 我们为什么如此急功近利

    天朝,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无外乎男耕女织,种田养蚕。生活节奏悠哉悠哉,怡然自乐。 古老...

  • 日本企业就是中西文化的结合体

    中国2000多年的文明,源于中国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导致中国古代群体固定居住,群体固定居住导致血缘...

  • 农耕生活

    绿油油的水稻,在清风扶过,如麦浪一波一波。 这就是我小时候农村的生活。 现在城市化进成加快,很多少都忘记家乡曾经的样子。

  • 南果梨的传说

    南国梨的传说 古时候,在鞍山东部的一个山村里,住着父女俩。父亲南老汉放羊采药,女儿南果姑娘养蚕织绸,生活虽然清苦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农耕生活,养蚕织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qowhtx.html